15 November 2017

Al Dente ~ 幾年沒來午餐了

八、九年前敝Blog不時出現「Al Dente」的貼文,
光顧最多的是最接近寒舍的Soho店,
那時候星期六在灣仔法國文化協會下課後會揀灣仔店,
後來尖沙咀開店後都光顧過一次。




多年來Soho變化很大,
而「Al Dente」在Soho迄立至今。

某日懷緬一下,
兩點來到午餐。

人不多,
還見到大廚無聊地數手指。

久違了「Al Dente」麵包的味道,
一人一籃,
都不是很過份吧。




坐在表姑媽右邊的那位揀餐湯,
好像是龍蝦湯。




表姑媽選沙律配cajun chicken。

慢慢咀嚼青菜都幾累。




主菜選sirloin steak,
被好大舊Potato Mashed墊高了。




Dinner Set 看來好抵食,
表姑媽與坐在右邊那位說搵日一起來晚餐。

1987年大家都睇過「秋天的童話」,
當然明白船頭尺所指的「搵日」是甚麼意思。




重溫2009年8月的一篇BLOG,
http://weshare.hk/billcoolma/articles/1128125
竟然當年的選擇跟是次一樣。

事隔八年,
味道總算差不多,
只是賣相比以前骨子。

我想說的是Size縮了水,
steak薄了,
咖啡杯也矮了,
而價格就由88蚊升至118蚊。

明白的。
我冇話我唔明。

2009年表姑媽沒有智能電話,
放假收到公司電話答一兩句就可以掛線。
到了今時今日有智能電話,
放假收到公司電話之後還要繼續處理,
杯咖啡都變涼了。

2009年:  唉!
2017年:  頂!

13 November 2017

Pivo Czech Bar ~ 喝酒的地方竟然賣晒啤酒

去年5月在河內道Lulu Bar飲過捷克啤酒後,
方知道圓方原來有間捷克餐廳「PIVO」。

之後兩次來到圓方,
直踩上去「PIVO」但 full house。

原來好巴閉下!

10月某週四晚與友人聚舊,
來到「PIVO」,
事前預先訂位,
終於可試試。

餐廳幾旺場。
以捷克菜為主題。




表姑媽沒有飲過Absinthe,
70%呀。

Becherovka 38%都沒有試。
老啦!





餐牌內只得三款捷克啤酒,
 揀了Kozel Dark。




友人揀Pilsner Urquell。




食飯食到一半本來打算追加一杯Budvar。
竟然沽清!

喝酒的地方竟然賣晒啤酒。
唔乸係嘛!

表姑媽借意又發牢騷......
九龍就是九龍
@#*%

唯有要多一杯Kozel Dark。




跟這位朋友食飯通常會吃魚,
對表姑媽來說,
炸魚一定比甚麼斑腩啱口味。




可能此店的燒豬手是 Signature,
隻豬手是吊住上的,
隔籬左右枱的女士見狀都好IMPRESSED,
爭相用其豬手一般的手跟被吊的豬手來個SELFIE。

看起來都幾飽滯。




Sausage Platter 中的香腸有長有短,
有深色有淺色,
有肥肥短短的,
想起Grandma在生時每次知道我去東莞出差,
就會提到東莞臘腸肥肥短短。

現在回想起,
為什麼Grandma無啦啦提起東莞臘腸?
而且強調東莞臘腸是肥肥短短?




當中有一片直徑最粗的腸,
salami也,
不過不是成條上。




兩個人只點了兩款食物,
四杯啤酒,
傾了一個晚上。

關於捷克,
表姑媽只知道三件事:

1)  Milan Kundera's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小說和電影

在敝blog也提及過數次,
表姑媽十分喜歡Sabrina這人物。




2)捷克音樂家Leo Janáček

表姑媽不懂音樂,
連甚麼叫Sinfonietta也不懂。

不是村上春樹的1Q84也不認識,
有時都會妄想坐上播著這個音樂的的士。

而寫這篇BLOG時,
一面聽著Sinfonietta一面寫的。





3) 韓劇「布拉格戀人」

幾年前無線逢星期六下午1點15分播的,
當時表姑媽在一間地產公司做兼職,
一面工作一面看電視。

故事大概是南韓總統個女在布拉格參加馬拉松,
喜歡了同樣由韓國來的警察,
之後又唔知男主角還是女主角的舊情人出現,
表姑媽不知最後個結局怎樣了。

在寫這篇BLOG時即管上網看看套劇個結局,
才知道個男主角即是飾演警察的金柱赫,
在10月30日車禍亡,
願死者安息。

11 November 2017

馬車會所 ~ 今季第一煲

一圍18人於「馬車會所」為慶生午餐設局。

席間大家議論紛紛上次來這餐廳是幾時?
上次坐哪一張枱?

表姑媽好肯定地說上次光顧是幾月幾號星期幾的開年飯局,
當日是坐在同一位置。

有人讚嘆表姑媽的記性,
並說以後由表姑媽來記日子。

零難度!

記年份日子實在是表姑媽的強項。

暫時還是,
不過下一分鐘收起表姑媽這強項也不一定。




事前已寫好菜,
入座後寫多幾款點心罷了。

表姑媽要求吃燒賣。

端來時放在面前才有機會影,
蝦餃,春卷,义燒包一律拍不到。

話說那春卷內有芋頭,
慶幸春卷轉了好幾個圈都沒有在本人面前出現過,
萬一夾起來咬了一啖,
怎麼辦?




意想不到有這類稱得上
邪惡的蜜汁雞潤(雞肝)竟在此飯局出現。




燒鵝比上次光顧的好味。




肥燶义依舊是招牌菜。





期間有芥蘭,菜心,豆腐,豬腳仔,鹽焗雞陸續登場,
全部沒有拍照。

之後端來這個腐乳醬,
難道有羊腩煲?




果然是羊腩煲。
是表姑媽今季的第一煲。
也是表姑媽第一次午餐吃羊腩煲。




餐廳服務員說生菜是先用上湯汆水的,
不煮飯的表姑媽都覺得半信半疑。

表姑媽事後請教大廚舅父,
他說從照片看起來是有汆水,
但不是用上湯。

菜看起來有油亮是因為通常廚師汆菜時,
手勢慣,
落些油在菜面上。




又不是表姑媽的慶生飯局,
卻出現另一個驚喜,
就是生炒糯米飯了。

這個生炒糯米飯不是表姑媽今季第一碗糯米飯,
而是2017年的第一碗糯米飯。

如果吃剩可以給表姑媽包走就好了......

想得這麼理想
註定有劫數
破壞甜夢一場




慶生飯局的壓軸不是生日蛋糕,
因為出發去餐廳前已吃了栗子蛋糕。

水餃長壽麵,
水餃可以,
但麵條太腍。




而這個壽桃是本人吃過最美味的壽桃,
(都話不是壽包囉!)
話說是新鮮做好的,
因為原本預留的壽桃早一晚已沽清,
廚房拿拿聲即日做的。

信不信由你,
表姑媽選擇相信,
總之又幾好味。




十分柔軟。

嘩!成隻咸蛋黃!

遠遠聽到對面的朋友說帶隻咸蛋黃回家今晚做咸蛋蒸肉餅。
(又是表姑媽喜歡的菜式!)





食飽這午餐後連晚餐也吃不下,
真是少見。

活到今天,
表姑媽終於都知道個飽字點寫了。




1 November 2017

The Boilermaker ~ 街坊 taproom

今時今日不用等到十月啤酒節也可喝啤酒吃香腸,
而且不用長途跋涉去九龍,
行落街過條馬路向上行轉個彎,
不足200米範圍備就有得飲了。




來到開業不久的「The Boilermaker」,
第一眼就被這個號角型的酒杯吸引住。




本地啤(門神)有HH。




Tasting Set 可揀一套四款門神啤。
不過本人就嫌飲到第三杯已不夠冰凍。
這不是表姑媽的選擇。

6号的朱古力味真的十分朱古力。




Bartender跟表姑媽一樣,
深愛綠色,
他全身綠色襯得十分好看。




這一杯是酒吧負責人揀給表姑媽的,
他相信表姑媽喜歡。

點解佢會知?




以下這款也不錯。




來多一杯門神。




近期本地啤酒中,
門神宣傳攻勢最落力,
表姑媽都心思思想去觀塘参觀下。




酒吧的food menu,
有時叫Bar Snack有時叫Nibbles,
當表姑媽在考慮時,
負責人話此酒吧的食物不能以一般的Snack來看待。

不過點都要等到晚上7點後才可以點吃的。

先來一客雞軟骨。
(先後兩次光顧的賣相不一樣,
第二次沒有拍照。)

另一次在拉麵店吃雞軟骨,
有人(名字不公開)沒有吃雞軟骨的經驗,
咀嚼後把雞骨吐出,
那麼即是只吃了麵粉?




活到老學到老,
幾十歲人第一次見識「Scotch Eggs」,
製作時間需20分鐘。

味道果真驚為天人,
相信必入表姑媽2017年十大喜愛食物之一。

事後在網上818「Scotch Eggs」是甚麼?
在香港有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吃到?

嘩!原來有些店的「Scotch Eggs」灑上幾粒青蔥的。




來多一客Baby Rib或是Lamb Chop好呢?
結果揀了Sausage Platter來配啤酒。




雖不算特別喜歡炸薯條,
總好過配sauerkraut。

(某德國餐廳的sausage platter配sauerkraut的)




表姑媽問:可以影相嗎?

酒吧負責人答:今時今日可以答唔可以嗎?

不過表姑媽影不好,
賴喝多了有點手震。




喝啤酒已經清熱氣,
但埋單走人後還在「玉葉」買香草綠豆沙。

***

十二小時後路過酒吧是另一景象。

一直以來,
寒舍個雪櫃的唯一用途就是放啤酒,
而此店開業之後,
相信寒舍已經不需要有雪櫃了。



30 October 2017

表姑媽週記之下班時已看不見太陽


今週下班時已看不見太陽,
一週內由殘月到半月。




每個週末經過荷李活道擺花街嘉咸街之間這個安全島,
就會聯想起兩個IQ題:

1) 星期日哪裡最多菲律賓人?

2) 世界上最細的島是甚麼「島」?

這個安全島相信是香港區內最多韓國人的島。

安全島像是一個露天廣場,
又像一個Function Room,
有茶點,有人招待,
在這「小島」上享用泰昌蛋撻又幾滋味。




從來只有表姑媽約人聚舊,
沒多機會有人找表姑媽聚舊的。

某天家父在電話問︰
幾時出來聚下舊呀?

想不到家父用這麼特別的詞彙,
果然有新意。

早前買了罐頭菠蘿及雞尾腸,
可是沒有罐頭刀。
家母借了一把給表姑媽以備不時之需。
之後又有人送了一把全新的給表姑媽。




閉關個半月的友人終於出關,
友人說在閉關期間終於睇了
有好幾位朋友推薦表姑媽欣賞的韓劇「鬼怪」。

表姑媽沒有看是明智的。

出關後友人跟表姑媽一起走去買零食,
YBC除了夾心餅,
推出了卷卷,
很吸引。




30蚊3包,
有最喜愛的椰子味,
很快就消失了。




另一款じゃがりこ,
Citysuper賣廿幾蚊啊。





放多幾條就不會那麼鬆動。




在逛兩間超市之間,
在Pokka Café 的「Cow Bean」吃東西,
點了一客有沙律,意粉,甜品,咖啡的套餐,
通常這類Cafe Restaurant餐牌上的照片已令人流口水,
款款皆美,
不知怎樣選擇。

奈何今時今日個餐牌雜亂無章,
照片引不起食慾,
端來賣相欠奉。

突然多麼懷念CWB三越地庫三樓的「Chitose」。




表姑媽飯廳「Al Forno」五週年,
本地食肆能慶祝五週年真不是易事。

可喜可賀。





距離飯廳50米的「Fat Choy」推出
秋天午餐系列
慢焗南瓜紅菜頭意大利飯。




椰菜花湯好Creamy,
不錯。




「一風堂」又有期間限定品。




話明走蔥走洋蔥,
結果只走了洋蔥。

個人認為這個博多担担麵比起翡翠或鼎泰豐的担担麵好味。




一天內吃了兩餐「金拱門」(jīn gǒng mén)



某晚想吃燒味,
但結志街的燒味店提早關門,
唯有叫某人「是但買些東西給表姑媽吃」。

還以為某人會拒絕,
誰不知某人真的「是但買些東西給表姑媽吃」。

基於禮貌,
表姑媽有道謝的。




表姑媽如珠如寶的蕃薯曲奇。
某人在表姑媽的終極糧尾買了兩包來,
唔捨得食。




大頭蝦見完客戶之後在荔枝角買的蛋撻,
酥皮及曲奇皮也有。

曲奇餅皮蛋撻每天也有機會遇到,
但遇上酥皮蛋撻機會不多,
我想我應該喜歡曲奇餅皮蛋撻多些。




有人推介泰昌的白糖糕,
順便試下黃糖糕,
又真是沒有一般白糖糕的酸縮味。




街坊送的蝶豆花茶。

話說蝶豆花源於印度,
被泰國發揚光大,
年多前在台灣紅透半邊天,
後知後覺的表姑媽認識蝶豆花不多於一個月,
也不知上環有間因供應顏色奪目蝶豆花茶出名的咖啡店,
深得女士歡迎。

不是不喜歡藍色,
只是會聯想到殯儀,
又或者藍血人。




某晚來一個藍消夜。
有蝶豆花茶,
藍莓MUFFIN(一開二),
再送藍色抗敏藥 (不是偉哥)。




西班牙朝聖回來送給表姑媽的。




早前有一個活動找表姑媽說普通話介紹,
之後被其他人發現表姑媽原來都識講少少,
一週後再找表姑媽以國語介紹。

幸得背後有人指導,
總算順利過度。

另一個活動就不用表姑媽說話,
但表姑媽需把講座的Summary節錄下來。

這講座竟然提到讀書時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表姑媽好似遇到舊朋友一樣。




這款洗頭水,
是表姑媽試「本木序」的第三款產品。

效果不錯,
首次用後已經減少頭髮打結的問題。




今週出糧之後買的。





友人送給表姑媽的。




今週最遠去到觀塘,
下週將行遠少少,
謝謝借表姑媽自拍神棍,
但表姑媽很少用手機自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