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December 2017

表姑媽週記之終於感冒了又好快好番了


以往學法文西班牙文每每學到動詞「venir」,
又或者意大利文「venire」總是搞不好,
解作「來」「COME」的意思,
是不規則動詞。

有間醫院叫「Adventist Hospital」,
直至4年前才知道「Advent」源自拉丁語,
即是「將臨」(COMING)的意思。

話時話,
日文的「来る」也是不規則動詞,
不過日文不是拉丁語系。


教會禮儀年度(Liturgical year) 由
聖誕節前四週的
「ADVENT.將臨期」開始,

而一直沒有留意,
「將臨期」以「將臨環.Advent wreath」的佈置來提醒教友。

將臨環內有四枝蠟燭,
每星期燃點一枝,
通常是三枝紫色一枝粉紅色。





過去一星期有一天去了東莞東坑鎮,
回程時司機告訴表姑媽常平站開了一家新的蘭州拉麵,
還有肉夾饃吃。

表姑媽一落車就走去818,
店內都幾光潔明亮。 





蘭州拉麵與清真食物扯上關係。


刀削麵讓表姑媽知道「削」字讀「xuē」的。




沒想過有那麼多蔥,
而且香菜也不少。

不過拼埋羊肉,
又好像不太難接受。






記憶中,
表姑媽只吃過一次刀削麵,
在荃灣仁濟醫院附近。

一定沒錯,是2004年,
那次在仁濟醫院開完會之後吃的。




此店肉夾饃也不錯。




牆上有四幅掛畫,
一清二白三紅四綠。

表姑媽問為什麼沒有「五黃」,
沒有人答我。

可能聽不明我問乜。




吃飽後等直通車,
夜有點涼。

之後有一早上,
喉嚨痛到失聲了,
不過瞓了一整天後,
好快就痊癒了。




有晚放工,
搭船唔駛錢。

早知搭上層,
蝕咗添。




除了失了聲,
本週最失魂是當有人請食牛筋麵時,
表姑媽又跟住叫牛筋麵,
其實個心是吃牛筋米的,
幸好沒忘記走蔥。





傳統的粥品及鮮明油器,
配上日式胡麻醬及豆瓣醬,
別有一番風味。




表姑媽最喜歡「Crystal Jade」的小籠包,
至今認同者只有一人。

近期推出的麻辣牛肉小籠包
把表姑媽喜愛的小籠包加上麻辣味,
更令表姑媽愛不釋手。

供應期有限,
要拿拿臨試多幾次先。




終於與家父有機會聚聚。

與家父家母同枱食飯,
沒甚麼好傾的。

家父要等家母行開時才快快趣跟我交換情報(即是講是非)。
同樣地家母又要待家父走開時才拿拿臨交帶我做呢樣𠴱樣。

來一客黃金海蝦球鍋粑,
餐廳經理話這個餸唔辣的,
不斷推介我吃其他有辣味的。

其實我喜歡自己揀。





家母又焗了紅棗水給表姑媽,
連熱水送上。




友人送的Keroppi PVC Pouch,
有隻大大的Teru Teru。





表姑媽推介的印度護理品牌Himalaya Herbals,
友人出差獅城,
帶了四盒回來。




表姑媽第一次見,
而且第一次收明愛愛心曲奇為禮物。

有位教友話年年都有買,
車!又唔見佢買來送比我!




上一次食到一滴都沒有剩的辣椒油。
現在友人送上第二瓶了,
放在公司好還是屋企好呢?

公司有隻好大的老鼠會開雪櫃攞辣椒油吃的。




上月中旬在網上見到舅父教整古法羊腩煲:

睇到我流晒口水,
之後舅父又whatsapp其羊腩煲蒸方利生炒糯米飯的照片給我看,
表姑媽終於忍不住開口說:

我好想吃...

二話不說,
舅父翌日就送來一人份的炆羊腩給表姑媽慢慢嘆。

原來好恨得到一樣嘢唔係咁辛苦嘅...



上星期跟大隊去鴨脷洲探訪老人院,
奈何表姑媽出了事,
探訪不成。

今星期安排了另一較為輕鬆的任務給表姑媽,
就是帶位。






是盆菜宴。
不過表姑媽沒有報名參加吃,
只報名參加做Helper。




表姑媽除了在敝BLOG寫下無聊事,
都有幫忙把講座的撮要寫下,
近期一次講座提到久違了的「Hierarchy of Needs」。





感恩感冒痊癒得快,
下星期的活動相信可如期參與。














28 November 2017

台北秋之探親記

不是嫌天氣熱,
就賴腸胃不適,
一推再推,
推不了那麼多,
結果揀了11月與母親去台北探親。

表姑媽與母親,
相對超過三小時以上不是易事,
沒有命案發生算是僥倖。

總結三日兩夜,
就是飲了一餐茶,
吃了兩餐小籠包,
兩餐住家飯(午餐及晚餐)。






在酒店附近散步,
聯想起「韓流怪客」,
想吃烤魷魚。




遠遠傳來燒烤香味。

燒烤檔掛著一串串香腸,
表姑媽直覺認為香腸與下圖左面的動物是有關連的。

想法確是有點變態,
但本人又覺得並不出奇。

在這個悶極島令表姑媽無聊到
鏡頭下第一次出現下圖左面的動物。




很久以前香港有間台灣料理叫「圓山飯店」,
在漢口道的,
之後搬了去金巴利道。

略知道台北也有「圓山飯店」,
原來圓山飯店確是一間飯店(即酒店),
而且很多國家元首和知名人士也曾住在這飯店。

表姑媽認真是孤陋寡聞到冇朋友。





在圓山飯店一間中菜餐廳飲茶,
揀了套餐。

表姑媽那有機會在這麼清靜又優雅的環境飲茶,
不能嫌三嫌四。








可以稱得上為有辣味的調味品也放了在表姑媽面前,
表姑媽還能不滿嗎?

好過有些人平時講到好了解表姑媽,
點知買吉野家牛肉飯外賣竟然只攞得三包辣椒片。




飲完茶去睇楓葉。




母親去旅遊點觀光,
表姑媽留在酒店好好睡覺,
睡到夠鐘出去午餐。




吃了兩餐小籠包(湯包)。







第二餐在另一間店吃。
個人認為比起「杭州」好。




被邀請吃了一餐長達四小時的住家飯。





吃了很多不同款式的水果。





原來妹妹和我都是不懂刨水果皮的。









還有水果盒在回程時吃。
車厘茄就不用客氣了。

梨子吃了幾片,
吃剩帶回香港給父親消夜,
表姑媽一貫的孤寒本色。




另一餐被妹妹的好友邀請吃住家午餐,
有表姑媽喜歡的三杯雞。
有妹妹喜歡的番茄雞蛋。

兩餐住家飯都有妹妹喜歡的番茄雞蛋,
媽媽慚愧起來,
說已經有40年沒有煮過番茄雞蛋給妹妹吃。

我說不要緊,
亦請不要再提,
我們兩姐妹自細就不太欣賞住家飯的。




有個飲品系列叫大姨媽。
有好幾款選擇,
適合於經前兩週,
經前一週,
經期時,
經後一週,
經後兩週
不同時間飲用。

到了某些年紀,
經後兩週又再經期了。




吩咐妹妹幫忙去觀光點時幫手買十張明信片,
結果她只買了三張,
搞到表姑媽要取捨寫給哪三位最想念的某某。





在這地方遇上很好的人,
不過喜歡這地方與否是兩回事。

2012年敝BLOG這樣寫過的。
到了這一分鐘,
表姑媽想法還是一樣。




以下是表姑媽1996年第一次去台北時寫下的遊記,
原來積怨早在21年前。


27 November 2017

表姑媽週記之感恩節

今週週記由聖誕節前5週開始至感恩節的週末。

提到「聖誕節前5週 」,
自然會聯想到電影「Love Actually」,
故事就是由「5 weeks to Christmas」開始。

以前看了數次「Love Actually 」,
見到Emma Thompson飾演的Karen
發現老公大褸內的necklace原來不是送給她,
她難過,
我表姑媽作為觀眾都曾經替她難過,
最慘她還要在家人面前扮作沒事發生。

不過到了今時今日重看,
表姑媽不但沒有同情她,
反而想叫她最好不要多事。




在惠州大亞灣吃了一客干扁四季豆,
夠晒辣,
大滿足。




有一晚與舊工友聚舊,
有由三藩市回來的舊同事,
也有由溫哥華來港出差的前上司的兒子。

餐廳安排了VIP room給表姑媽,
本應可以好開懷大吃大喝大爆粗。

奈何我們不是喝多過吃那類豪客,
看來餐廳今次真是估計錯誤了。




個人認為冠軍的還是焼きおにぎり。

而當晚表姑媽的失語症又發作,
說來說去也說不出焼きおにぎり的中文是甚麼,
錯說了「燒饅頭」,
完全腦海中「飯團」這詞彙消失了。




Thanksgiving 沒有吃火雞,
卻吃了鹽焗雞。

略嫌雞斬得太碎。




在網上見到大廚舅父介紹古法羊腩煲,
睇到表姑媽流口水。

走了落街吃了一客羊腩煲。




論和味,
確是比起「馬車會所」勝。

食完個羊腩煲本來打算去
文武廟,PMQ欣賞下
「光.影.香港夜」,
誰不知肥膩的羊腩煲加上冰凍啤酒混合後,
表姑媽要跑回家...




感恩節隨著一個派對完結,
又要準備另一個派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