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June 2014

2014 的上半年

2014 又過了一半,
這半年生活上都有好大變化。

星期六的早上還是有點不慣,
以前趁週末想睡多一點卻沒有,
現在的星期六不太需要早起卻醒於自然。
如果星期六的早上見到花卉,
總會想念一個人。 心照。




來到6月,
話題轉了世界杯。


其實話題又點只世界杯?
不過敝Blog只談吃喝玩樂,
其他事不在此說。




而1600 隻紙熊貓也在6月來到PMQ。



住了鴨巴甸街40幾年,
未見過條街如此墟冚,
甚至有兩名警員指揮交通。



這半年表姑媽沒有踩過新(酒)場,
還是來來去去的幾間,
幸好場地依然不錯。


某星期六來到年多沒有踏足的「Chin Chin Bar」HH,
又不是紅白啤,Bellini沒有特別優惠。



有次在永和街 「La Lune」飲和頭酒(竹鶴)。





寒舍附近的一間Salon「Visage One」,
逢星期六晚有Live Performance,
酒精飲品劃一收費。




是次來到「Visage One」就是玩Double Bass朋友的邀請。




另一次又有另一位朋友邀請,
表姑媽一條友好少落來玩的。 



有兩次去了隱敝酒杯「001」,
算是近年最喜歡的酒吧。

Cheese Platter 賣相不俗,
用料亦不求其。



另一次再落去「001」,
喝了杯 The Alchemist Elixir。



間店真是叫「001」的。
其實一杯飲品,加多20蚊,
就可以在「見城」吃一個午市套餐。 



表姑媽的自修室,
屋企樓下的「VOLUME H.E.A.T.」
很多時都會晚飯後轉到這裡來,

飲過無數次的Zombie。



飲甚麼都沒有所謂,
最緊要沒有Fxxking Strxwbexry及
酒精要重手就是了。




無啦啦飲酒又點了一客鹽水豆腐。



「Volume H.E.A.T.」 的姊妹店「Cafe Queen's」表姑媽也是常客。
如果經理Teresa在,一定加重料的,
這杯Cosmopolitan也不例外。 


多酒精走甜的Margarita.


由「Cafe Queen's」內有樓梯直達「Volume BEAT」。 


早陣子逢星期三晚上9至10,
vodka 任飲。 



另一次更好玩的是有Karaoke,
在(Gay)Bar大唱「Let It Go」確是好玩到唔捨得走。 



講完飲,就要講下食。
4月份至6月份的簡單早餐午餐下午茶一次過Post出來。


近三個月明顯地少在表姑媽的飯堂「一樂燒鵝」出現,
因為時間未能配合。

以前一星期至少有兩次光顧,
通常「切雞」「叉燒」「燒腩仔」「燒鵝」任擇兩款作雙拼。




少了光顧,4揀2有點難取捨,
4揀3就不會太傷腦筋,
一於3拼。


燒腩仔可算是表姑媽的鐵膽,
就是睇下再拖邊兩隻腳。

「三拼」比起買一條「3穿7」貴。



不是身體不適都不會在我家附近的「羅富記」食粥,
有次精神奕奕地走了入店內吃了碗雲吞麵。



某假期路過結志街「新景記」,
老闆唐先生問候表姑媽。
難得時間就到,
就入去吃點東西。
米粉沽清,
唯有吃河粉。

「新景記」的辣椒油堅正。


魚餃也好味。
唐先生說今時今日舊街坊買少見少,
不是走了去天堂就是走了去別區。


又是因為時間未能配合的關係,
足足有一年沒有光顧永吉街的「車仔麵世家」。

餐廳依然乾淨企理。
全店上下依然親切。

麻辣醬喪撈幼麵。
辣得香,不得不讚。


另一次肚子有點不適,
不能吃大辣,
但又不能完全不辣,
惟有吃中辣,依然美味。



廣東道有一間叫「新金島」的上樓茶餐廳,
全店上下員工都是急先鋒,
跟「澳牛」有得揮,
不過坐位編排,一眼關七,
還是「澳牛」勝。

此店一碗酸辣米線(單拼)33蚊,
勉強可以說平通廣東道。


有次忘記了走蔥,夾晒比大頭蝦。
公司J人老細很喜歡此店的酸。



亞士厘道與漢口道之間有條小街叫「宜昌街」,
近這一兩年少了光顧「錫記」,
不過有次再來,老闆娘大大聲說︰靚女!! 咁耐冇見!! 
不要應得太快,都未肯定好叫的是邊位靚女。

之後老闆娘再說︰
靚女,係咪餃米走青?

嘻嘻!



以上的全是本地食物。
以下維他奶是本地飲品,
但在國內有別的包裝(顏色不同),
其實生產地也不同。

如果橙色能令人刺激食欲的顏色,
相信藍色是令人冇晒胃口的顏色了。

不信的話,可以睇下日本產品藍眼鏡
戴上之後睇所有東西都是藍色,
有助抑制食欲。



去到常平車站,
總會在這間有Free Wifi 的茶餐廳吃個午餐。




除了Free Wifi 之外,
表姑媽都好欣賞這位能幹的老闆娘。

比起兩個月前,
細路已經沒有瓜瓜地喊,
現在乖乖地玩網上遊戲。




當不是太忙的時候,
老闆娘會摸下細路個頭,一齊玩。


有次在回港之前,
直通車未到,
個人已經累透社。
喝了杯咖啡,



喜愛椰絲的表姑媽,
想把碟上的椰絲也吃得乾乾淨淨。



大頭蝦在公司放置了一部私伙咖啡機,
當她見到表姑媽悶氣浮面時,
就會送上一杯Espresso給表姑媽。

(隻杯是表姑媽私伙的)


上環多靚仔,
早前在敝Blog亦提過全城說法語的靚仔都聚集於上環蘇杭街的「La Crêperie 」。
有次放工後趕來吃了一個下午茶餐。



加埋杯cider都比食燒鵝便宜。




表姑媽近期飯堂是鴨巴甸街的「Al Forno」。
表姑媽喜歡之餘,朋友們的評價也不錯,
So far 只有一名朋友不喜歡。

午市套餐亦價格相宜。
份量就比Regular portion細了些。



由於吃得太多Aglio E Olio,
有次吃磨菇意粉,
都是喜歡Aglio E Olio.  


有次有人嫌午餐份量不夠,
點了一客Buffalo Chicken Wings三個人分。



有次3點左右,表姑媽餓到半死來吃了一客 Linguine. 


呃了一杯Rosé,
是本年夏季的第一杯Rosé。
到今天為止,今夏季飲Rosé多過飲白酒。 



樓下間餐廳Volume H.E.A.T.真是多變,
由Disco --> Tapa Bar --> 越南餐廳 --> 越南餐廳(第二代班底,來頭更猛) 

每次轉營餐廳裝修都有輕微變動。


星期日這餐廳是表姑媽的自修室,
有次留了張高高的床給表姑媽,
表姑媽問有沒有被?


午市套餐一舊水有找,
又有Free Wifi,光線又充足,
好過留在家溫書。


個雞肉pho根本就是比起長期排隊那一間好味。


最緊要還附送咖啡。




另一個星期日午餐一於試下
扎肉越南法式包
Bánh mì 

個醬汁有辣味,十分好味。



有次表姑媽落街時見到法包「摸門釘」。


越南咖啡, 奶還是太甜了。




另一次吃了扎肉檬。



表姑媽人生第一間認識的越南餐廳就是以下這間,
名就唔想開,亦唔想提。
表姑媽食味精多過你妳您食米,
都驚訝此餐廳的味精重手到足以令表姑媽幾乎昏過來。





自去年8月,都有一段日子沒有來嘉咸街的「Tuk Tuk」。


香菜炒肉碎with 煎蛋白飯是表姑媽泰菜中的最愛。
不過大伙人吃泰菜時很少點這個吃。



另一次吃椰子雞加有咁辣得咁辣。

嘩!不負表姑媽望,真是好辣。



有次在灣仔行Fair,
行完之後來了灣仔「金蘭花」吃了碗湯粉,
又抵食,又好味。




在愉景灣的「Life Cafe」吃的,
記不起是甚麼。



「18 Grams」CWB店至今第二次光顧。
此店總是好評如潮。
可能店內的所有人比起近期開完一間又一間的咖啡店較親切。




「18 Grams」在上環設店,
至今還未光顧。

反而試過「Cupping Room」,
某天在餐廳坐足一粒鐘。


表姑媽不認為在外面飲60蚊的啤酒貴,
但58蚊的iced mocha就覺得好似天價一樣。



表姑媽還是喝40蚊樓下的。





3月尾的週末在「Oolaa」吃早餐時念起一個人。

5月尾去同一集團的「Wagyu」時同樣念起同一個人。


不過當吃著French Toast 時,就會聯想起「Kramer Vs Kramer」,
每次如是。





也不是每個週末都吃得那麼豐富,
有時吃個包就要趕去有事辦。




這三個月天氣熱,
上班日子少了在亞士厘道lunch,
「Hungry Korean 」豆腐辣湯還是好味。


同J人老細一齊,
遇到隻雞蛋黃,
順便大大聲說「好憎雞蛋黃」,
相同的日語發音有另一意思。


蘇杭街開了間細細間的韓國食品店舖。


某個假日,不如試下。

竟有前菜三款。


餐具不吸引,
豆腐辣湯竟然夠辣,
表姑媽十分滿意。


邊吃邊諗定下次吃甚麼。
相信結果到時都一樣是豆腐辣湯。




不單只是吃韓菜才是吃來吃去同一款,
去「Coco壱番屋」食咖哩也是一樣,
連少飯五分辣都是一樣。



去到「京笹」,
牛魔王「大頭蝦」總是吃蒜香牛肉。


反而表姑媽在此店會試不同的東西。
有次食炸蠔。


有一天忽然念烏冬。



表姑媽個人認為MOS是最好味的快餐,
即叫即蒸,
算不上「快」。

某天早上來到康山,趕得切吃一個魚柳包早餐。
好好味。
慶幸我家附近及公司附近都沒有MOS,
否則會日日在這裡開餐也不定。



公司樓下的快餐店,只有這一間,
除了將軍漢漢堡令表姑媽期待之外,沒有其他。
近期的粟米批深得公司大頭蝦歡心,
表姑媽「痴」 了少少,
味道把鬼。



要是表姑媽weekday 放假而又人在中上環的話,
一定會找畢生摯友一齊在永和街「La Lune」午餐。
今年內都在「La Lune」吃了4次午餐。
近日吃一客雞肉批,
忍不住都要影一影。




又完成一篇長blog,
希望一次過閱讀的blog friends不會Scroll到手軟。




21 June 2014

胃抽筋.痛到甩肺

連續五晚飯局之後的第六天,
腸胃有點不適。

沒有上吐下瀉,
又不似食滯,
到了第六天的晚上,
胃突然抽筋,
痛到甩肺。

心在想,
別人說每天瞓醒能打開眼睛是福氣,
表姑媽說︰在睡夢中死去是最最最大的福氣。

但痛到捵床捵蓆,
又如何入睡?

不過最終還是入睡,
但醒來時行步路都痛,
病假一天。

同醫生說兩年前(2012年)的6月,
同樣因為胃抽筋而睇醫生。
醫生翻閱一下病歷,
確是那麼巧合。

今次胃抽筋是否跟飲食有關,
表姑媽心照。

瞓了兩天,好多了。


連續五晚的都算是即興飯局,
第一晚有「陳財記」。


第二晚是「喜來稀肉」,
難得的是有人等埋位。



第三晚再來「陳財記」,
沒有光顧一排,好味了好多,
表姑媽問老闆何解。
要知老闆如何回答,密切留意敝BLOG更新。


第四晚在上環「竹園」。 


第五晚在「金蘭花」。



以上五晚飯局Blog將各自更新,
不過不知甚麼時候,
表姑媽尚有10篇未完成的Blog在Draft Box。




19 June 2014

พริกขี้หนู (指天椒) ~ 7月1日搬離嘉咸街

隨著嘉咸街街市清拆在即,
縱使表姑媽對街市沒有深厚感情,
但近日總是會經嘉咸街回家的。

嘉咸街沒有鴨巴甸街長,
都有好幾間食肆,
除了一間日式餐廳之外,
表姑媽光顧了所有餐廳,
當然包括最隱蔽的「001」。

嘉咸街有間泰式雜貨店「พริกขี้หนู」同樣隱蔽,
表姑媽在這間店買過刨青木瓜的刨給媽媽,
也有買過夏日涼伴「Snake Brand Prickly Heat Cooling Powder (蛇仔粉)」給Grandma。

其實此店不只雜貨店,也是一間餐廳,
內有廚房及放了兩三張枱,
可容納10人左右。

表姑媽的「泰友La La La」推介青咖哩湯粉,
可是不是每一天都有,
聽說通常星期一有。

表姑媽某天來到,
吃了椰子雞 with rice,
店主問我吃得辣嗎?

加多杯飲品,
亮點是隻杯,
Made in Thailand 的 Blue Bird.


埋單半百有找。



要是沿著嘉咸街向上行多一個街口,
有另一間泰國餐廳,
單一椰子雞盛惠 80大元(再加一服務費)。






店內亦有食品雜貨,
當日聽到店內的店主與顧客以泰語溝通。
忽然想到泰語是表姑媽至今學過最難的言語,
比拉丁文更難。



「พริกขี้หนู 指天椒」雜貨店,
7月1日起搬到新址。
此店能讓表姑媽以最短距離感受一下泰國,
要是能以最短距離感受K國就更佳。


表姑媽他日都會去新址818的,
反正都是附近。





10 June 2014

Island East Market - Sunday 東區之行



落雨落了整整一個月,
5月某個極曬極熱極好天的週日,
連同兩位好友去逛逛鰂魚涌太古坊的Island East Market.


朋友見到表姑媽臉上流著白汗 (看起來似白坭)
嚇了一跳。
其實是面上的防曬用品被汗水沖走。


這位年青人一定很愛音樂,
不怕熱不怕曬嗎?


Island East Market 的官方網頁提醒各位要自備環保購物袋,
不過其中一位朋友連電話都忘記帶,
何況環保購物袋。



表姑媽沒有兩位朋友那麼大手筆,
只買了兩盒血橙汁。

檔主推介Lemon Soda,
朋友飲過後,讚。


橄欖油陳醋任試。


包裝都幾靚。
話不久將來會在「成地掃把」出現。



都有幾檔有機本地蔬果。
朋友買了青瓜。
而表姑媽行了幾轉,都試食了不少。



表姑媽買了幾隻牛奶蕉,
其實當時想起一個人...
都有好幾個月沒有一齊逛花墟,
今後亦沒有機會再一齊逛...
每每行到某水果店,
Grandma 總是「扭」表姑媽買牛奶蕉。

其實Grandma也不用扭,又不是貴嘢,
表姑媽一定買給她的,
她就是喜歡撒嬌。


離開Market後,穿梭幾棟大廈,
來到不知甚麼地方,是太古城吧。
在「芽莊」吃了一客雞絲河,
比寒舍樓下的Volume H.E.A.T. 貴,但份量大很多。
當然表姑媽認為寒舍樓下的好味好多好多。



賣相比預期差的蔗蝦。


食完個午餐行下APITA,
之後3點左右,
當然要上去「SUGAR」坐下。

大熱天時,
只有「SUGAR」的美景可以令人捨棄冷氣機的陣陣涼意。




停不了口有咖哩味的popcorn.


表姑媽杯 pomelo cruise.
其實不夠啤酒般解渴。


飲到太陽準備下山之際,
想起很久沒有吃蒸魚,
回上環,去了泉章居


有關Island East Market, 請見以下連結 :







9 June 2014

上環泉章居 ~ 整體滿意


趕不切見上環「小杬公菜館」最後一面,
同一地點很快已變成了「泉章居」。

印象中最後一次光顧「泉章居」是2000年,
記不起吃了甚麼,
只記得朋友的朋友用雞油撈白飯的一幕,
想起都毛骨悚然。


「泉章居」有50多年歷史,
相信不會有很多人一睇就睇得出草書寫的「泉章居」三隻字來。
無論用甚麼角度,
也看不出中間的是「章」字吧。




話說表姑媽近期少了機會吃蒸魚(心照),
忽然掛念起來。


想吃烏頭,又或者其他蒸魚也可。

當電車途經上環新開的「泉章居」,
就決定下車吃梅菜蒸鯇魚。

同枱的兩位朋友都是斯文人,吃魚多過表姑媽吃飯。

其實同枱食魚「LUN」骨的一下就睇得出有幾好教養,
有朋友「PU」幾聲,把骨「噴」出來,
也有朋友棄筷子而用手從咀邊「鋏」條骨出來。



外出食飯很少機會吃鹽焗雞,
炸子雞,貴妃雞較多。
吃客家菜就定要吃鹽焗雞。


最後隻雞髀落在本人手。


這個麻麻地。



眾所周知客家菜的梅菜扣肉最吸引,
但在座三人沒有人夠膽開口叫,
還是留待下次大伙人一起再來吃時才一起承擔風險吧。


有人說MK店的服務很差。
不過此店的服務好到不得了,
服務員話頭醒尾,
整體食物,服務,價格,環境都非常滿意,
拿拿臨要再約腳齊來分擔梅菜扣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