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August 2015

冇份放暑假的8月

7月份壞Modem,
用了四個月的抽濕機detect不到full tank,
用了一年零七個月的手機彌留了幾粒鐘之後就沒有再醒過。



8月初買了部新手機,
公司大頭蝦問,
新手機好用嗎?
是否好過以前那部?

確是。

沒想到有些東西一下子就被新的替代了,
少少依戀都沒有,
又或者開始時已經懷著不會同你過人世,
遲早都會分開,
問題是部機死先,定係我死先。

今次是部機死先,
不是我花心,我冇得揀。





左面照片以新手機拍的,
右面是用相機拍的。


用了兩年的相機,
我食乜佢食乜,
不是機身沾了油脂醬汁,
就是塵埃掉進鏡頭,
近期M 或 A mode focus不到,
入了廠檢查一下。

相機入了廠,
在家找找另一部舊機出來用。
卻不能充電,
究竟是電池壞了? (兩舊電池都一齊壞?)
還是充電座壞?




壞Modem,
壞手機,
壞抽濕機,
壞相機,
壞相機電池/壞充電座,
最後連冷氣機都出了事,
在沒有冷氣機的日子,
度過香港開埠以來市區錄得36.3度的最熱記錄。

最熱的一天還上了山頂添!





8月遇到兩個知音人︰

知音人(一)
在中環剪髮, 
與髮型師提到日本雜誌翻譯,
講下講下原來大家是同年代的。

再提到80年代日本樂壇,
他連中森明菜的「1/2の神話」都知道,
說得出小泉今日子穿紅色裙的那張album是Best Collection。
又說工藤靜香自從轉了填詞人就人氣下降,
之後再回顧
Canton, Apollo 18, Noon D,
石澳BBQ,小露寶 (三條七)...
不但是同年代,更是同步。

髮型師說恐怕在中上環都找不到多一個知音人,
表姑媽說全香港九龍新界也不易找啊。
So Far 表姑媽的朋友中,
只有一兩位是80年代日本樂壇愛好者
兼有每月買「明星」或「平凡」,
知道甚麼是「全曲集」。




知音人(二)

8月份沒有入場睇過電影。
卻遇上比表姑媽年輕廿年卻是王家衛的粉絲,
大家可以一句對白接下句對白。

講到「2046」最喜歡的對白,
當然是「邊度嚟咁多一生一世!」。



當餐廳播起Cat Power的「The Greatest」時,
馬上知道是甚麼一回事。


有人話,
未到死的一天都不知最愛是誰。

8月20日敝Blog中說在8月份吃了十次小籠包,
當時還未到8月尾,
表姑媽已認定「夜上海」的小籠包是本月最愛。


「夜上海」小籠包


新界北「湘川滬」小籠包



灣仔「三六九」小籠包


翡翠拉麵小籠包


期望過高的「上海總會」小籠包


蘇杭街「聚點坊」小籠包比以前好味,
老細謙虛地說雖不是小籠包的專門店,
但有信心湯與肉優勝,
說得沒錯,個皮又真是略為遜色 (唔熟呀!)。




近期在雜物中找到一張舊「床照」,
那些年,因為種種原因,
表姑媽的馬騮仔多過青蛙仔。

見到舊照片,唏噓是掛著的那幅黃色窗簾,
當年幫表姑媽做窗簾師傅的一家,
家變了。

那些年看起來很融洽的一家人,
變晒!



近期的一張「床照」,
其中一隻馬騮仔依然存在,
不過雙眼成日褪色。
扮靚達人建議表姑媽用不脫色的眼線筆幫馬騮仔填番雙眼。




在東莞常平站的老麥照舊吃辣雞腿包,

這個黃色的東西在國內叫「小黃人」,
其實香港是怎樣稱呼?



不知為什麼這條友有時只得一隻眼。

香港McCafe的綠茶紅豆卷,
No Comment!




馬粒糕好過。


工作關係來到荔枝角,
本來想再度光顧「豐華」的,
路過「水餃店」時被門口煎緊餃子的阿姐問︰
靚女,食飯未呀?

既然妳那麼關心又有禮貌地問候,
表姑媽不能抗拒就入了間店。




沒有韭菜的餃子就只有水餃,
可是端來碗麵的上面有雪菜,
個人認為雪菜都算是幾難食的東西。



「永樂園」的熱狗比例好有問題,
是條腸太短,
還是個包太長?


行行下街想食hash brown 而在「Triple O」坐低,
最終吃了onion rings.


朋友吃cheesy waffle fries.


有一天在「Dan Ryan」Happy Hour,
良久沒有Happy Hour,
可Enjoy餐牌上的HH價,
大樂!


表姑媽的三個飯堂之一「AL FORNO」,
三支死亡辣汁快被表姑媽吞晒入肚了。



蟹肉蕃茄Linguine. 
聯想起蟹肉伊麵。


以死亡辣汁做的buffalo wings. 


8月吃辣次數不多,
通常表姑媽要求是「有咁辣得咁辣」,
 「翡翠」是這樣入單的。




八月沒有吃過韓菜日菜,
吃了數次泰菜。
又是灣仔「金蘭花」。



今次不吃燒雞吃海南雞。
餐廳太熱鬧,
特別是有細路無啦啦尖叫起來,
至X憎!


串燒豬仔肉。


Food Court的Pad Thai.




別見笑,表姑媽孤陋寡聞見識少,
人生於1991年才第一次吃Tom Yam Kung (冬蔭功),
當時都有驚為天人的感覺,
世上竟有這樣味道的湯!!

雖然經常食泰菜,
知道有Tom Yam Kung 及Tom Kha Gai(椰子雞湯),
從來不知有Tom Yum Poh Tak 的存在,
「Tuk Tuk」店員誠意推介,
並幫表姑媽加了辣。

好酸又夠辣,
感覺十分良好,
而又不會有椰子奶那種「漏」。




到了糧尾,
有善心人接濟,
「別天神」食拉麵。



而「吉野家」出示「759」會員咭平兩蚊,
真是糧尾佳音。


當然「M&S」晚上9點後麵包減至5蚊是最安慰的。




本月又去了「證券商協會會所」食飯,
跟同枱9位朋友是第一次同枱食飯,
由於不知大家喜好,
點菜時特別謹慎,
在座有朋友提議西檸煎軟雞,
表姑媽第一次吃,
朋友十分欣賞。




表姐由Brisbane寄來兩張Postcards,
很久沒有見過表姐的字跡,
沒有變!




如不是朋友在海外寄來Postcard,
今時今日實在沒有機會知道朋友的字跡是怎樣,
來自Budapest的Postcard。



第一次收到這位朋友的postcard,
來自Bangkok,
郵chop是出事的那一天...



那個郵chop沒有蓋在郵票上,
可以再用了。

小時候是把信封浸在水中讓郵票甩出來,
現在有別的方法嗎?



妹妹由台中寄來的Postcard。


親友之間給表姑媽有不同的稱呼。




有來自日本的手信,
想起此mochi品牌曾在中環威靈頓街設店。



除了泰仔送的零食之外,
朋友在電腦展工作不忘表姑媽,
買了隻綠色mouse送給表姑媽。



越南客戶送來越南咖啡。


大頭蝦先後送了兩支Cuticle Oil,
說平時看電視時搽下按下手指,
問題是表姑媽都不看電視,
那麼甚麼時候來搽下按下?


放工見到咸蛋黃,
而這張相可以清楚地見到鏡頭污糟,
現在入了廠的相機生死未卜。



中秋節將至,
周街可見月餅廣告,
究竟中秋月餅及五月糉,
哪一樣較難食?

很難揀。
預祝各位中秋節快樂。



表姑媽最後一次放暑假是十年前(2005年),
當年雖然也是在職人士,
報讀了一個兩年制的課程,
8月的暑假不用上課。

雖然現在冇份放暑假,
沒有那種開懷,
但不用為了快要開學,
要面對功課考試兼乞人憎但又不能兜巴星的老師,
本人對於現狀甚滿足。




23 August 2015

有朋自遠方來 ~ 三組朋友先後來港

表姑媽「月記Blog ~ 三伏7月」中提及過,
於8月份有三組朋友先後來港。

結果表姑媽吃足兩個星期,
確是有點吃不消。




8月中旬日本9連休,
日本總部的同事及其太太來香港,
同事事前講到明,
來香港主要是「吃」,
「觀光」不是重點。


表姑媽設計的中上環行程有九成相當於
旅遊雜誌「るるぶ」介紹的,
今時今日「一樂」也在「るるぶ」中有介紹。

某個早上於「映月樓」飲早茶。
茶客大部分都是日本人,
而餐牌圖文並荗兼有日文。





旅遊書提到深水埗鴨寮街是香港的「秋葉原」,
表姑媽其實對秋葉原負興趣,
更何況鴨寮街。

去到鴨寮街,
只是認識附近有間「劉森記」。

不是表弟很多時買「劉森記」的雲吞麵給Grandma吃,
Grandma就不會「扭」我去深水埗買雲吞麵給她吃,
我只是來此店買過一次外賣,
堂食還是第一次。


也聽過朋友提及過「維記」豬潤麵。
首次踏足才知道原來是公仔麵的麵,
四個人齋飲沒有吃就埋單走人了。



某個晚上在鯉魚門吃海鮮。

表姑媽近期去鯉魚門
都是由香港島西灣河搭船去,
由九龍尖沙咀應如何去鯉魚門,
離開時又應怎樣回家實在毫無頭緒。



表姑媽只識點菜,
卻搞不好怎樣吃以下兩款。

不向難度挑戰的表姑媽,
惟有投降。


同事兩夫婦好似飲食節目的主持一樣,
食物放入口閉上眼睛慢慢咀嚼,
兩至三秒之後再說好味。





其中一粒走蔥



吃飯時雖然也有喝酒,
但講是講非,
還是要轉個場。

全球一體化,
不講地點,
不論國籍,
不論性別,
放病假是有路捉,
事前亦有跡可尋。




見到Tony哥

* * * * *


輪到身份比較特別的「朋友」來港。
各有各忙的關係,
是次只得1.5 Hours 會面。



揀了在 Hotel ICON的「Green」飲番杯,
由於表姑媽未吃飯,
除了飲,也吃了少少。

見面之後,
朋友馬上就告訴表姑媽一個「内緒」(即秘密的意思),
還叮囑表姑媽「死ぬまで内緒」(至死都要保守這個秘密)。

其實一年半前朋友來港見面時,
當時也跟表姑媽說了同一樣的「内緒」,
只是去年沒有如今年般叮囑表姑媽要至死都保守秘密。

表姑媽保守了這個秘密一年了,
而今年又鄭重地再講多一次,
實際上會不會是希望表姑媽「揚開」呢?



* * * * *

第三個組別來港的是泰仔及其家人,
一行五人,
當中包括77歲的阿媽,
及兩位姪女。
比起兩年半前他與朋友一行十人來港,
今次簡單很多。

日本同事又好,
泰仔及他的家人又好,
總嚷著要吃粥。

個人就真是難以認同粥是美味的。




又去「一樂」,
之後打包兩隻燒鵝(原隻)回泰國。


泰仔總喜歡「蓮香」,
而表姑媽每次都閃得就閃,
今次又成功地閃了,
結果去了「點心坊」吃早餐。

出奇地小籠包好鬼好味,
有人吃了六隻(不是本人)。

泰仔的家人也是邊吃邊說A-Roi,
不過表姑媽沒有看過泰國的飲食節目。


由於方便表姑媽自己,
所以揀了上環「竹園」食海鮮,
除了泰仔及其家人之外,
還有表姑媽的父母。

事前跟公司J人提過去「竹園」食海鮮,
他說很貴,
表姑媽說食海鮮間間差不多,
公司J人又問︰你有冇埋過單先?

又真係冇試過喎!



9個人9隻蝦,
親眼睇住有人夾完一隻再夾第二隻,
此人是誰,是家嚴也,
他說︰反正冇人搣殼你都唔食架啦!
知女莫若父,他確是說得沒錯。



兩位小朋友中,
小的十歲,自己夾自己喜歡的東西吃,
香港某些小朋友,
七歲還要人餵佢食呀!

不過有些差不多半百歲的人更衰,
寧願不吃也懶去搣蝦搣橙。



沒有影個冬瓜盎





泰仔初時以為兩位小朋友不吃那麼多,
所以叫客炒飯給她們吃,
之後個炒飯還是大人吃。



有一晚去了上環「陳財記」,
又吃扇貝,
八月份的第三次。

照片中的左上角是炸豬大腸,
好核突。


其中有一餐泰仔及其家人與表姑媽的朋友們一齊吃上海菜。
吃了甚麼遲些再更新。


有晚同泰仔去高街飲番杯,
近期雖然經常向西行,
但飲嘢都是第一次。

環顧四周,
全場最老就是泰仔和本人。






三組朋友送給表姑媽的手信。

第一次認識「Makanai」這品牌,
不知會不會像「よーじや」一樣,
變成他日在機場最後衝刺的手信呢?




有表姑媽視為懶人恩物的bubble net,
每朝洗臉可以節省不少時間起泡。



也有Body Scrub Towel。



同樣是來自日本的手信。

表姑媽只要有機會去到関空(関西空港),
抵達又好,出發前又好,
總要食個包先的「蓬莱551」。





另有很特別的手信。



來自泰國的手信。
當表姑媽見到這幾個泰文時,
感覺隻隻字母都好熟口面,
但讀得出而又沒有錯的就只有一隻vowel (sara-A),
真係冇鬼用。




肉鬆不是表姑媽喜歡的,
但喜歡那個卷。


心型曲奇,
都幾好味。



與日本同事及泰國朋友的家人,
也搭了好幾轉電車。
不論日與夜,
不論男女老幼,
大家也喜歡在電車上移動著的微妙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