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October 2016

10月的上半月


10月由國慶假期開始,
靜了足足十天,
到了10月10日,
香港日本皆是假期,
雖則電話電郵不多,
但不代表好得閒。

工作關係來到將軍澳電視城。



識人好過識字,
運氣同樣重要。





另一天工作關係與大頭蝦來到青衣,
不是由大頭蝦告知,
表姑媽都不知哪條是南橋哪條是北橋。

大頭蝦說細個時見到墳場就會低下頭不敢望,
表姑媽細路時都是同一樣。

小時候行過棺材鋪殯儀館都好驚,
因為次次家父都會嚇鬼,
現在回想起,
最怕鬼的人是家父。





之後大頭蝦介紹青衣城內大家樂集團的「米線陣」。

有幾個辣度可選擇,
蝦姐點了小辣。




表姑媽深相信唔慌辣得去邊,
所以要了大辣。
果然不出所料。





有一天到紅磡辦點事,
回程時坐隧巴104回家,
可是過了隧道良久,
巴士還是在灣仔,
落車行去汕頭街的「Cheeky Pasta」。

比起一月時光顧,
辣椒辣了。





餐廳新產品是青瓜雪條。



青瓜甜醋變身成雪條,
好玩。





另一個晚上回到中環已20:40,
回吉capsule時順便試下濃度有9度的巴西限量版。





今年電子展送了一部 VR。




電子展後行去灣仔碼頭的「築地」818。



如沒有在網上預先登記,
就先要排隊等等。

表姑媽以為一定好巴閉。




入場行了一圈。




兩個字:把鬼





行完電子展再行去把鬼的灣仔築地,
再回到中環要飲一杯先。




之後又來到「XOCO」食飯。
飯前第一ROUND。




Mango Margarita




鹽在手背上。



喝了共3 ROUND Tequila。





最後來多杯sex on the beach。




未站起來也未知是否行到直線。



除了飲,
5個人點了5款食物。







第二天與同事帶著宿醉去上班,
下班時宿醉還未離關。





10月份上半個月有9個工作天,
卻沒有外出吃過午餐。


宿醉那天吃了四寶飯。





表姑媽覺得十分美味的Coronation Chicken sandwiches,
因為Coronation sauce有咖哩味,
寧舍醒胃,
可是26蚊一份又好似貴了少少。



便宜少少吃火腿芝士Baguette。




不過長度時長時短。
相差2CM都有。
(表姑媽把間尺都幾污糟)




有天下午吃蛇竇菠蘿包。




有個週五晚與兩位朋友聚聚,
走了三場。


有個週六下午來到很久沒光顧的MO BROS。





依舊美味。

很想找天再來晚餐。




某晚跟某某提議不如到「MO BROS」吃意菜,
或「THE COTTAGE」吃bar snack,
或「龍邦」吃燒味。

某某二話不說就揀了「龍邦」吃燒味。





燒肉樣貌很好。





有晚在街口的「Organic 21」吃飯,
表姑媽揀了香煎scallop risotto。



平時不吃綠色的菜,
但紅色的就吃不少。





在Grandma的生忌前後日子來到太子花墟行了個團。





太子花墟變化不大。
回憶亦幕幕浮現。
確實是需要一點勇氣的。





來到兩婆孫搞搞震冇幫襯的店。





行到聖誕樹下,
已聽不到Grandma說要停下來幫她影張相,
而表姑媽還是停了下來。



7-11的童話餐具。




醜小鴨這童話故事有一定鼓舞作用。

可是對一個由細至大個樣沒變的人來說,
童話就是童話。

近期宇多田光的新歌其中的一句歌詞:

お伽話の続きなんて誰も聞きたくない。




去年10月就狂loop Hello, can you hear me?

今年是10月就是「二時間だけのバカンス」,
究竟兩小時是跟誰過?
歌詞解讀有兩派,
乜嘢人諗乜嘢,


二時間だけのバカンス
いつもいいとこで終わる
欲張りは身を滅ぼす
教えてよ、次はいつ?

表姑媽喜歡最後那句
「教えてよ、次はいつ?」

心照。




本月又收到樂宮曲奇。
過不到24小時。




樂宮曲奇VS帝苑酒店蝴蝶酥

表姑媽揀樂宮曲奇。
因為蝴蝶酥吃多兩塊會鎅損個咀的。




有人送了花生醬給表姑媽,
充滿驚喜。






明知表姑媽已經對韓製護膚品避之則吉,
但有人送了韓國品牌的卸妝油(試用版)。

此人一次又一次不想表姑媽對韓製護膚品死心。




9月中旬太古廣場參觀完
「野性與脆弱」畫展後寄出的明信片,
10月收到。




天氣已明顯轉涼,
快可跟羊腩煲聚舊。





10月份上半月完。

12 October 2016

尼泊爾私房菜

這個三人組合首次吃飯,
由定了日子起,
無論表姑媽說甚麼,
他們的回應就是「你話事啦!」。

既然如此
表姑媽就玩到最大,
揀一間不但自己未光顧過,
連地址在哪裡也一頭霧水,
甚至連餐廳名字叫甚麼也不知道的餐廳,

前往餐廳的過程,
就如電影的情節,
沿途要保持通話,
由一個地方走去另一地點,
等收到圖片指示再去另一個點。




結果來到目的地,
一間上樓的尼泊爾私房菜,
台前幕後所見的全部都是尼泊爾人。



餐廳雪櫃放滿了自家製chutney,
大大支,
辣度辣不死表姑媽。




Momo(餃子)是表姑媽最熟識的尼泊爾小吃。




Dum aloo是表姑媽唯一懂的Kashmiri(克什米爾)cuisine,
表姑媽搞不好dum 是薯仔還是 aloo是薯仔。





既然前往餐廳的路途仿如探險,
連點菜都要有冒險精神。

在以下連結睇下尼泊爾還有甚麼必吃︰



結果揀了Mutton Dhido,
餐廳的尼泊爾籍經理深相信港人未必太接受。



這團麵粉煙韌  ,
味道啖啖的,
又真是不能一下子接受。




之後從餐牌上揀了一個不知是甚麼意思的pyaaji,
外表有異型Feel,
原來是onion fritters,
香脆可口,
不錯。



以下是餐廳端來的「茶芥」,
米?
豆?
是但啦。



韓式又好,日式又好,
Radish Pickled都不是表姑媽喜愛的。




來一杯Lassi。



被譽為熱啤的Tongba。
此杯的特色是沒有用塑膠飲管,
飲管跟隻杯是一套的。




打開蓋看看,
見到一粒粒的millet。




當晚前往餐廳時,
由於地點不被公開,
要相約在街口等及一直與某人保持通話,
加上溝通上的誤會,
言語不通,
都花了30分鐘在廣東道佐敦道徘徊才成功去到餐廳。

幸好是晚兩位朋友不是行多兩步就依嘩鬼叫,
「表面上」沒有嫌熱或猛呻很累。

又或者怕了跟表姑媽冒險,
下次不要讓表姑媽話事了,
又或者根本沒有下次也不定。







10 October 2016

大發粉麵茶餐廳 ~ 不像打冷的潮州餐廳


10月初的某晚睇完戲來到
灣仔大王東街的「大發」。

餐廳左右是卡位,
中間放了幾張最多坐六人的圓枱,
似茶餐廳多過似潮州餐廳。



先來鵝肉配青島。




因為不是相熟的餐廳,
芽菜底未讓鵝肉看起來高聳。




走蔥後的煎蠔烙。 




芥蘭啫啫煲。





單看餐牌真不像潮州餐廳。

餐牌用上黃底紅字,
幸好線條簡潔,
要是密密麻麻,
都幾有驅鬼道符的感覺。




對!
還有一點讓表姑媽覺得「大發」不像潮州餐廳,
就是此餐廳的所有人都親切友善,
充滿幽默感。








Toscana ~ "ber"尾的月份

"ber"尾的月份,
自然想吃生蠔,
踏入九月(September),
來到葵涌一家名為「Toscana」的餐廳,
聚下舊吹下水兼開幾隻蠔開心下。




尚記得本年初與一位朋友
在一間燈光昏暗的餐廳晚飯。

表姑媽當時說:

要花點眼力才能閱讀餐牌內的文字,
又或者不久將來無論怎樣花眼力還是看不到餐牌上的字。



誰不知,
事隔九個月後,
把手上藍底黑字的生蠔餐牌放在眼前移前移後,
幾大努力還是看不到寫甚麼,
而非看不清。

表姑媽的驗光師哥哥曾經說過,
當表姑媽有一天攞住個餐牌而說不出叫甚麼吃時,
需要由餐廳的人揸主意的話,
就是要配老花眼鏡的時候了。

結果表姑媽由餐廳老細Danny介紹,
點了Gillardeau。




五個麵包中的其中兩個被
一行五人共七隻公仔遮掩住。





一口氣吃那麼多草,
對表姑媽來說是有點吃力的。

又或者再過多幾個月,
連外出吃飯喝酒表姑媽都會覺得吃力。





南瓜湯。





海鮮意粉有藍青口,蝦,三文魚。





黑松露野菌意大利飯




開了一支紅酒。




鹹豬手沒有酸椰菜,
更令表姑媽喜歡。



BBQ汁Pork Ribs,
個人認為個醬汁太酸,
vinegar太重手吧。




表姑媽沒有喜歡過紫色,
不過這個紫番薯蓉的深紫色
無啦啦令表姑媽聯想起「紫色的偶然」,
幾乎哼出來:難忘深紫色,只因愛上你...

不過在座的四位朋友應該不懂這首歌,
也沒有看過電影「偶然」,
首歌是「紫色的偶然」嗎?
不是「紫色的愛」吧!





最後以三款甜品結束,
不願置評,
算是衰收尾。







餐廳老細Danny給表姑媽介紹牆上擺設從哪裡找來。







食完飯想轉場,
但附近沒甚麼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