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January 2017

表姑媽週記之2017年1月第3-4週


1月的第3週內地客戶開始放假,
電郵電話明顯少了,
但不代表好得閒。




有天來到老蘭辦點事,
回家途中經過和安里,
傳來香噴噴,
想不到「有緣小敍」在這條街出現,
很想吃碗biang biang麵。

門外的人實在太多,
跟當年「豚王」有得揮。

行多幾步見到「Hungry Korean」就餓起來。


點了一客雞肉石頭飯。


落辣醬前






落辣醬後

覺得比起亞士厘道店好味。




「一風堂」都有一款麵令到表姑媽覺得有辣味,
就是辣肉味噌,
還有三個辣度可以揀,
當然揀大辣。
店員擔心辣親個客令客人大怒,
又不想想要是不夠辣個客會極度憤怒。

結果這大辣果然有料到。





某天在「一蘭」團年,
還是下午茶時段已排了很長龍,
但很快有枱。

沒有芽菜,
沒有七味粉,
沒有茶只有水,
而且是自助
(人家「一風堂」用Rooibos Tea招呼),
差不多一舊水一碗麵,
個人認為都幾貴。

問題是貴得來與好味扯不上關係。





魷魚撈麵。





把雪櫃有辣味的東西全放在碗麵內。




成個月沒有吃咖哩飯。



不外出的話,
不是這款芝士火腿牛角包



就是salmon brioche.




某茶餐廳端來奶茶之際,
並有一碗白色的東西跟著來,
驟眼看完全沒有頭緒是甚麼,
原來是白砂糖。

第一次見識白砂糖這樣登場。



好眉好貌的义雞米,
被青蔥毀所有。





被邀請到朋友家吃火鍋。



吃火鍋配八年陳花雕。



喝得太高興,
坐我隔籬的家母都懶得理我。






火鍋後有蝴蝶酥做甜點。

表姑媽說不出自己喜歡「四重奏」
還是「帝苑酒店」的蝴蝶酥多一些。

當然喜歡「樂宮曲奇」多過這兩品牌的蝴碟酥。




另一晚團年前來到「ROUNDHOUSE」。




團年當然要有雞。





農曆新年前結志街街市比平日忙。




表姑媽行去西營盤,
第一次見塞車。






買了五孖鵝肝腸。

分開一包三孖,
另一包兩孖。
店員把鵝肝腸放在膠袋內,
再用「sealing machine」一壓,
膠袋個口就封了。




令表姑媽想起一些往事。

話說20年前的一份工,
法籍上司叫我落深水埗買部「sealing machine」,
當時表姑媽完全沒頭緒何謂「sealing machine」,
又沒有google可以search下,
又不知中文是甚麼。

後來同事告訴表姑媽海味舖常見「sealing machine」的,
奈何表姑媽沒有在海味舖購物的經驗。

結果跟法籍上司一起落深水埗買了部「sealing machine」,
那次是表姑媽第一次見識「sealing machine」,
事前根本沒有見過,
到了現在,
還是不知中文叫甚麼。






皇后大道西的「卓越」本年度的
笑口棗及角仔勁跌WATT。

表姑媽是「齒來香」的粉,
(香蕉糕的話,「齒來香」不敵「卓越」)
「齒來香」的笑口棗比「陳意齋」價格便宜52%,
但味道絕不輸蝕。


過完年之後要再去「齒來香」買蛋卷先。








大頭蝦請吃的油角,
話說來自黃大仙,
又幾鬆化,
皮夠薄,餡又多。






第一次買「茨菇片」,
嫌「大師姐」110蚊一包太貴,
所以在「嘉咸街袁太」買來試試,30蚊。


家父認為笑口棗角仔茨菇片都不及
「Garrett」 popcorn好味。

事實上「Garrett」popcorn 比起
「陳意齋」的芋蝦茶泡等賀年食物更便宜。





家嚴的炆羊腩。






家慈的蘿蔔糕。





帶家慈的蘿蔔糕回公司與同事分享,
配上估佢唔到有人食到流汗的辣椒油。




細細樽,攜帶方便。




雖則蘿蔔糕跟余均益辣椒醬最匹配,
但表姑媽個人還是喜歡辣椒油多一些。




乜原來依家余均益有辣椒油咩?





行完第二街第三街,
大包細包來到高街好肚餓,
走了入一間車仔麵店。


甫坐下見到牆上掛了好幾張
所謂「明星」光顧時的照片,
心知不妙。

除了可說出兩位歌手的名字之外,
其他相中人說不出其名字。




餐廳賣點是沒有味精。

沒有味精的車仔麵是車仔麵嗎?

唔風騷的女人是女人嗎?





加辣要加一蚊,
「一風堂」不用加,
「一蘭」一至十度不用加,
表姑媽最喜愛的「車仔麵世家」
雙拼沙嗲辣及沙茶醬不用加,
大道中的「咪咪」不用加,
不夠辣可以出聲再加。

你的一小匙羹加我一蚊。






表姑媽以熟睡來送猴迎雞,
由年三十傍晚瞓到年初二朝早。

(當然間中起身之後又再瞓)

表姑媽甦醒之後才與親戚朋友發祝賀messages。

有條友說年三十打掃至凌晨三點,
初一又忙到團團轉,
另一條友說腳部手術後根本是痛到不能入睡。
羨慕表姑媽,
瞓得是福。

確是。




新年禮物收到兩支酒。



還有58度金門高粱。




酒瓶後面防偽標籤不易看。

表姑媽放假前「的」起心肝去驗眼,
怎料得出的結果是「未係時候」。
慳番。






收到兩支酒之後,
表姑媽覺得自己忽然老了,
而且很佬,
已不是收藍罐曲奇,
積及橙餅,
樂家杏仁糖,
藍鑽石果仁的年紀了,
而是Gold Label及金門高粱。


祝願各位
行得走得食得瞓得痾得飲得吹得X得,
確是人間八福。







22 January 2017

新羅寶 ~ M課程同學十年後同一地點再設局

2016年是MBA課程畢業十週年,
6月份已慶祝過畢業十週年,
因為有位同學話一年聚一次實在太少,
建議一年聚兩次甚至聚三次,
所以11月又再聚。




由M課程的orientation已成為好朋友的那位同學,
說很久沒吃煎泡菜餅,
那就易辦事,
拿拿臨揀在「新羅寶」設局。





由於交由表姑媽點菜,
所以次次都是吃同一樣的東西,
即是表姑媽個人喜歡的東西。




同學們根本連翻開餐牌望下的企圖也沒有。





原來今時今日浸會大學已停辦MBA課程了。
同學們還記得教授們的名字,
真勁。









當自己專心地夾蔥的同時,
對面位同學夾得又快又多,
身手果然敏捷。





煎泡菜餅終於出場。
沒有它,飯局地點可會不一樣。






不是點了很多東西,
雖然是晚有7個人,
但跟平時4個人吃的份量差不多。

埋單時每位兩舊多,
比十年前便宜。








這是十年前影的海鮮鍋。

10年前畢業禮前兩晚也是在「新羅寶」設局,
包了一間房分了兩圍。
當年全班有5份之4的同學出席。





與M課程同學很少飯後有下場的。
但是次竟然有好下場。




所以表姑媽好開心,
飲少少就HIGH晒。



完成這篇16年11月初與M課程同學韓菜聚之後,
期待下餐「鬼怪」聚,
不過表姑媽沒有睇過「鬼怪」,
又沒有大頭蝦幫我補下習,
恐怕到時就如搭枱了。





17 January 2017

PappaRich / Blisshive ~ 某週五晚上

某天明明放假卻是偽放假,
結果等到過了office hour才是真放假,
這是收工,
不是放假。



***


傍晚與閨密來到CWB晚飯,
事前有兩間吃馬來西亞菜的餐廳給閨密選擇。




在本地吃東南亞菜(星,馬,泰,印尼,越等等),
泰國菜和越南菜有平有貴,
但星馬菜總是一面倒的偏貴。
造成表姑媽很難約腳,
飯腳會覺得餐廳overpriced,
倒不如吃別的東西,
甚至放假飛去馬來西亞大吃一頓,
又正宗又便宜。

(最好不要在表姑媽面前提
「放假」兩個字!)

* * *

「PappaRich」在
近期「Concierge」生活雜誌介紹過。

「馬來一菜館(Café Malacca)」於兩年前
表姑媽已經想試試但未有機會。

結果閨密揀了位於CWB的「PappaRich」。







檸檬薏米水及薏米水相差3蚊。

懷念上環孖沙街「Malaymama」李太,
每次也請表姑媽飲薏米水,
而且杯中有很多薏米的。




表姑媽揀了Chicken Laksa,
夠晒椰香。



怡保清湯河配雞肉,
賣相有點單薄。




由怡保來的怡保芽菜。
沒蔥會更好。

其實如果不是楊紫瓊,
我都不認識馬來西亞怡保這地方。
聽說馬來西亞怡保
跟日本秋田,
中國蘇州,
都是有很多美人的。






海南雞半隻。




餐廳位於大廈的4樓,
只有兩張枱是卡位兼窗口位,
幸運地被安排坐在其中一張,
其他座位確是有點逼。





「Papparich」中環店1月底開業,
而且稱為「中環旗艦店」,
不知表姑媽會光顧「Papparich」中環旗艦店先還是
行遠少少去「馬來一菜館(Café Malacca)」先呢?

其實表姑媽應承了「回味工房」的Jenny
試下其海南雞,
早前11月的感恩節本來棄火雞
打算在「回味工房」吃海南雞的,
不過因為種種因素,
結果在「The Globe」吃了pie。


* * *

食完飯找個地方感咖啡因。

閨密說有某連鎖店的贈劵,
買一送一。
表姑媽還是堅持找間大家都未試過的咖啡店。





行下行下就行到去大坑。



其實行到大坑,
個心想喝酒多過想感咖啡因。




結果來到「BLISSHIVE」,
很有節日氣氛的店。





不過表姑媽還未點餐就問人借廁所,
破壞氣氛。




遇上剛出爐的薑餅人。




一看就知表姑媽有幾為食。

結果請了我們吃薑餅人,
還有其他款式的曲奇餅。




一面感咖啡因一面感恩食神的帶領。 




臨近聖誕,
餐廳也有很多靚靚包裝的東西。

以下這包裝的顏色,
令表姑媽回憶起從前中環閣麟街的「大華國貨」,
那時喜歡穿梭於閣麟街的出口及
皇后大道中的出口「過冷河」。



離開店前,
買了Marble Bread(一包4片)第二日做早餐。




15 January 2017

2016年的另一個慶生飯局


過去的十年八年,
有好幾次慶生飯都是吃西班牙菜。





而2016年也有兩餐慶生飯是吃西班牙菜。





揀了4 course lunch:

先來麵包,薯仔沙律,meatballs. 






薯仔沙律令表姑媽回憶起小學時代的味道。






第一道菜可揀湯或沙律。

名稱很洋化的牛肉黑毛豬火腿濃雞湯,
味道與賣相根本就是中湯。
當然揀這個湯的不是生日那位。



不揀湯的那位揀了
羊奶芝士烤燈籠椒。

見到都覺得好開胃。





自選TAPA揀了平時不放在lunch menu的
紅酒慢煮西班牙豬臉頰。

佢塊臉皮都幾厚。



豬臉頰的另一側有一「篤」chickpea mash.






很罐頭的白露筍配蒜蓉蛋黃醬




Sangria有三款選擇,
其中一款是那東西,
嚇死生日那一位!




當西班牙海鮮飯端來之際,
生日及非生日的兩位才記得想吃suckling pig。

不喜歡的東西總會時時刻刻緊記著,
相反地自己喜歡的往往不能一時之間記得起
(除非非常非常的喜歡)。





甜品出場,
像蒸水蛋多過像Crème brûlée。





在表姑媽另一篇BLOG提過
以下甜點賣相有濃濃的殯葬禮感覺。


蠟燭插在水果上似拜祭。
幾條CHURROS似香燭。
碗朱古力似香爐灰。
白色枱布。
黑色碟再寫上白色字。

百無禁忌。
大吉大利。






老一歲了,
要認真地配番副老花眼鏡,
看不清餐牌確是造成很多不便。




最甜蜜的生日歌當然是
藤井フミヤ的「消えないキャンド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