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September 2025

Insanity ~ 南區吃喝


友人相約在黃竹坑晚餐,
不禁讓表姑媽回想起2019年11月,
是表姑媽首次在黃竹坑晚餐,
亦是與同一友人。

轉眼六年過去,
黃竹坑有不少改變,
多了一個大型商場,
工廈大樓內也開了不少「隱世」餐廳。

以下是2019年那次在黃竹坑的飯聚記錄:

https://billcoolma.blogspot.com/2019/11/komune.html


是次友人給表姑媽兩間餐廳選擇,
一間在Southside內,
另一間是工廈地舖。
表姑媽揀了工廈地舖的「Insanity」。




在網上飲食平台看到這間餐廳的介紹,
標榜充滿異國風情。
表姑媽來到入餐廳亦表示認同——
整間餐廳裡,似乎只有我們是本地人。




餐廳樓底頗高,空間感十足。




餐廳燈光昏暗,讓人放鬆想來一杯。
坐在隔鄰的男士喝了不止五杯啤酒。




表姑媽只來一杯




由於表姑媽早陣子吃得太多,
腸胃不適,
當晚晚餐尚未開始便已感到飽滯。


Green Salad 尚算開胃,
表姑媽避開洋蔥,
略嫌Dressing太酸。





意想不到Chicken Momo的Chutney辣度竟舒緩表姑媽的飽滯感,
輕鬆吃了4隻。




再來Prawn Quesadilla,
但不太感覺到蝦的存在,




當猶豫要選Fish & Chips還是Fries時,
店員說晚餐時段,
建議選Fish & Chips。

結果,
Fish & Chips 與 Prawn Quesadilla吃不到一半,
只好打包。




餐廳對面的外牆。




與友人兩個月未見,
太多事要update。
整體而言,餐廳食物味道不錯,只是表姑媽當晚胃口不佳,
餐廳氣氛亦佳,下次或再來試試午餐。

表姑媽除了喜歡在中西區飲食,
也喜歡在南區吃喝的。


 

23 September 2025

Lumos ~ 以為只是一間酒吧

緣起:
有晚表姑媽人在天水圍,
感嘆該區沒有酒吧,
友人秒回一句:「屯門有,過嚟啦!」
於是友人揀了一間名為「 Lumos」 的酒吧。

表姑媽一聽到「Lumos」這名字,
馬上聯想到「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裡的spell「Lumos Maxima」。

原本以為「Lumos 」只是一間酒吧,
怎料一入去,發現不止是酒吧,亦是一間西餐廳,而且有 live music表演。





沒有預約,被安排坐在Bar枱。

服務員遞上一本厚厚的drink list,
有點像「The Monster Book of Monsters」,
多款Cocktail也是以Harry Potter 內的Spells命名。




喜歡綠色的表姑媽本來想點Avada Kedavra,
但覺得此spell太邪惡,最後放棄。




果然有一款叫Lumos Maxima。




表姑媽最喜歡的Spell是Expecto Patronum,
可惜drink list內沒有此cocktail,
表姑媽最後揀了Shrieking Shack。




這杯 Shrieking Shack冰塊超大,
表姑媽覺得唔抵飲。




Hebrides Requiem 是友人的選擇。
表姑媽雖是HP鐵粉,卻對這名字毫無印象。





看了Menu幾遍,
最後揀了5-course Tasting Menu,
Menu黑底白字,
根本看不清內容。





第一道菜端來時,
雖然是兩人份,但只見一隻碟。
原來餐廳把兩人份量一併放在同一碟上。

表姑媽少見這種安排,感到有點驚訝。

餐廳解釋這是因為我們坐在Bar枱,
才會採用這種擺盤方式。
表姑媽覺得莫名其妙。

之後第二、三、四道菜份量都相當迷你,
兩人份共用一碟,
表姑媽對這種安排始終不太接受。



* * *


北海道帶子刺身配脆油條、水瓜柳他他醬  

新鮮帶子在油炸鬼上,
表姑媽覺得這配搭頗新奇。




美國蘆筍濃湯配 XO 醬泡沫  

每人夾1.5條蘆筍




低溫煮鴨胸配鴨油橙酒汁  

鴨胸肉質嫩滑




牛板腱配甘筍蓉、黑桑子汁  

擺盤欠吸引,還要兩人分食。
雖然牛板腱肉味尚算濃郁,
但難以滿足。




西班牙火腿脆片黑魚子醬扁意粉

終於這道linguine是每人一份。
不知是拍照拍太久,還是本身不夠熱。




友人幾乎自隊的Tiramisu,
伴碟有「那東西」。




餐廳燈光柔和,聽住音樂,邊吃邊飲,閒話家常,互相問候家人。
表姑媽更特意問候友人的偶像,
友人很感動說沒想到表姑媽會問候其偶像。

儘管二人份共用一碟令表姑媽感到不自在,
但能與友人長談甚歡,毫無忌諱,是一個難得的相聚。

 



餐廳在景峰輕鐵站附近。




飯聚後與友人在新墟站道別。






18 September 2025

胡同 ~ 一面享受晚餐一面飽覽香港夜景

對某些人來說,
能夠一面享受晚餐一面飽覽香港夜景,
確是賞心樂事。

但對表姑媽而言,香港夜景百看不厭,畢竟由細睇到大,
為了睇夜景而要多付幾舊水食餐飯,
表姑媽就覺得沒有此必要。
不過,被邀請就另計。





1月某晚,被邀請來到「胡同」。
一邊用餐一邊飽覽維港夜色。
氣氛確實不錯。




事前預訂了 tasting menu,
個人認為並不便宜,
餐牌上的文字描述亦相當姿整。





第一道出場

由左至右

雞樅菌香煎北海道帶子
很長的名字,其實就只是一粒煎帶子,味道平平。

燈映牛肉
其實味道像點了甜醬的牛肉乾。

藤椒鮮鮑片
鮑魚尚算爽滑,
但藤椒的存在是為了點綴色彩,
而非提升鮑魚鮮味。




點心拼盤 :   臥虎藏龍餃,紅菜頭野菌餃,欖角鱈魚餃
三款餃子造型精緻,但味道一致——普通,
辣椒油辣椒醬出場亦幫不到手。




第三道菜可選龍蝦或魚

川式香辣爆炒龍蝦 
賣相不錯。





椒麻鱈魚筍
鱈魚煎得香脆,
幾粒椒麻不麻,
筍片像五隻斬下的手指,
視覺上帶來驚訝。




宮保辣肉乳豬件是一道很有趣的配搭。

就算是圍菜(全包宴)也很少失準的乳豬,
終於讓表姑媽見識皮不脆,肉不嫩是甚麼一回事。

乳豬旁邊的立方體是蘿蔔糕,
坐在對面的那位曾經品嚐過家母與友人珍珍的自家製版本蘿蔔糕,
對於這件立方體的味道就默全心中。




碟上還有兩片燒菠蘿,
目的是為了減輕油膩感?
但效果有限。




Tasting Menu附送的炸蟹蓋。
怪就怪在吃過舅父版本的炸蟹蓋。




西班牙紅蝦龍蝦湯泡脆米
終於來到全場唯一有驚喜的菜式。
紅蝦鮮味,湯底濃郁,脆米吸收湯汁後仍保留口感,
加上出場時有氣勢,值得一讚。




最後甜品出場,
薑汁撞奶泡芙配黑芝麻雪糕

薑乜汁撞乜奶,以為自己又失去了味覺。
黑芝麻雪糕最穩陣,還有粒黑色的mochi陪襯。




氣氛好,但表姑媽在意是食物的味道。  
可是,味道沒有驚喜,
擺盤亦非特別出眾。
















整體用餐體驗過於姿整,
是晚最自然就是這一位身材高挑的駐場靚女DJ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