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媽「月記Blog ~ 三伏7月」中提及過,
於8月份有三組朋友先後來港。
結果表姑媽吃足兩個星期,
確是有點吃不消。
8月中旬日本9連休,
日本總部的同事及其太太來香港,
同事事前講到明,
來香港主要是「吃」,
「觀光」不是重點。
表姑媽設計的中上環行程有九成相當於
旅遊雜誌「るるぶ」介紹的,
今時今日「一樂」也在「るるぶ」中有介紹。
某個早上於「映月樓」飲早茶。
茶客大部分都是日本人,
而餐牌圖文並荗兼有日文。
旅遊書提到深水埗鴨寮街是香港的「秋葉原」,
表姑媽其實對秋葉原負興趣,
更何況鴨寮街。
去到鴨寮街,
只是認識附近有間「劉森記」。
不是表弟很多時買「劉森記」的雲吞麵給Grandma吃,
Grandma就不會「扭」我去深水埗買雲吞麵給她吃,
我只是來此店買過一次外賣,
堂食還是第一次。
也聽過朋友提及過「維記」豬潤麵。
首次踏足才知道原來是公仔麵的麵,
四個人齋飲沒有吃就埋單走人了。
某個晚上在鯉魚門吃海鮮。
表姑媽近期去鯉魚門
都是由香港島西灣河搭船去,
由九龍尖沙咀應如何去鯉魚門,
離開時又應怎樣回家實在毫無頭緒。
表姑媽只識點菜,
卻搞不好怎樣吃以下兩款。
不向難度挑戰的表姑媽,
惟有投降。
同事兩夫婦好似飲食節目的主持一樣,
食物放入口閉上眼睛慢慢咀嚼,
兩至三秒之後再說好味。
其中一粒走蔥
吃飯時雖然也有喝酒,
但講是講非,
還是要轉個場。
全球一體化,
不講地點,
不論國籍,
不論性別,
放病假是有路捉,
事前亦有跡可尋。
見到Tony哥
* * * * *
輪到身份比較特別的「朋友」來港。
各有各忙的關係,
是次只得1.5 Hours 會面。
揀了在 Hotel ICON的「Green」飲番杯,
由於表姑媽未吃飯,
除了飲,也吃了少少。
見面之後,
朋友馬上就告訴表姑媽一個「内緒」(即秘密的意思),
還叮囑表姑媽「死ぬまで内緒」(至死都要保守這個秘密)。
其實一年半前朋友來港見面時,
當時也跟表姑媽說了同一樣的「内緒」,
只是去年沒有如今年般叮囑表姑媽要至死都保守秘密。
表姑媽保守了這個秘密一年了,
而今年又鄭重地再講多一次,
實際上會不會是希望表姑媽「揚開」呢?
* * * * *
第三個組別來港的是泰仔及其家人,
一行五人,
當中包括77歲的阿媽,
及兩位姪女。
比起兩年半前他與朋友一行十人來港,
今次簡單很多。
日本同事又好,
泰仔及他的家人又好,
總嚷著要吃粥。
個人就真是難以認同粥是美味的。
又去「一樂」,
之後打包兩隻燒鵝(原隻)回泰國。
泰仔總喜歡「蓮香」,
而表姑媽每次都閃得就閃,
今次又成功地閃了,
結果去了「點心坊」吃早餐。
出奇地小籠包好鬼好味,
有人吃了六隻(不是本人)。
泰仔的家人也是邊吃邊說A-Roi,
不過表姑媽沒有看過泰國的飲食節目。
由於方便表姑媽自己,
所以揀了上環「竹園」食海鮮,
除了泰仔及其家人之外,
還有表姑媽的父母。
事前跟公司J人提過去「竹園」食海鮮,
他說很貴,
表姑媽說食海鮮間間差不多,
公司J人又問︰你有冇埋過單先?
又真係冇試過喎!
9個人9隻蝦,
親眼睇住有人夾完一隻再夾第二隻,
此人是誰,是家嚴也,
他說︰反正冇人搣殼你都唔食架啦!
知女莫若父,他確是說得沒錯。
兩位小朋友中,
小的十歲,自己夾自己喜歡的東西吃,
香港某些小朋友,
七歲還要人餵佢食呀!
不過有些差不多半百歲的人更衰,
寧願不吃也懶去搣蝦搣橙。
沒有影個冬瓜盎
泰仔初時以為兩位小朋友不吃那麼多,
所以叫客炒飯給她們吃,
之後個炒飯還是大人吃。
有一晚去了上環「陳財記」,
又吃扇貝,
八月份的第三次。
照片中的左上角是炸豬大腸,
好核突。
其中有一餐泰仔及其家人與表姑媽的朋友們一齊吃上海菜。
吃了甚麼遲些再更新。
有晚同泰仔去高街飲番杯,
近期雖然經常向西行,
但飲嘢都是第一次。
環顧四周,
全場最老就是泰仔和本人。
三組朋友送給表姑媽的手信。
第一次認識「Makanai」這品牌,
不知會不會像「よーじや」一樣,
變成他日在機場最後衝刺的手信呢?
有表姑媽視為懶人恩物的bubble net,
每朝洗臉可以節省不少時間起泡。
也有Body Scrub Towel。
同樣是來自日本的手信。
表姑媽只要有機會去到関空(関西空港),
抵達又好,出發前又好,
總要食個包先的「蓬莱551」。
另有很特別的手信。
來自泰國的手信。
當表姑媽見到這幾個泰文時,
感覺隻隻字母都好熟口面,
但讀得出而又沒有錯的就只有一隻vowel (sara-A),
真係冇鬼用。
肉鬆不是表姑媽喜歡的,
但喜歡那個卷。
心型曲奇,
都幾好味。
與日本同事及泰國朋友的家人,
也搭了好幾轉電車。
不論日與夜,
不論男女老幼,
大家也喜歡在電車上移動著的微妙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