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徹底討厭香港的朋友突然由英國來港,
來港兩星期,
表姑媽遇上忙於中港奔波,
期間只見過四次面,
誰不知朋友嫌在香港十天太悶,
怪表姑媽沒有時間跟他去吃喝玩樂,
無啦啦由香港飛了去Melbourne 五天。
見面四次,
表姑媽提議的餐廳,
朋友不是全部滿意,
但朋友提議的餐廳,
表姑媽就一定不滿意。
柯士甸路的「北京餃子店」,
表姑媽百吃不厭,
朋友也十分喜歡。
之後朋友獨自再來,
言語不通,點錯食物。
煎餃子。
即叫即包,
即包即煎。
難怪那麼好味。
老闆娘親自走過來教導,
先咬一口餃子,
再在餃子內加入秘製辣椒油,
再入口。
另一次見面又是TST,
在Mody Road吃印度菜。
第一次光顧「Koh-i-Noor」。
表姑媽連個名都未識讀,
更加不知是甚麼意思。
原來是鑽石的名稱,
歷史上「Koh-i-Noor」在印度及英國有相關,
難怪朋友講起來津津樂道。
表姑媽一直以為印度菜的味道間間差不多,
不一樣的只是價格。
而價格的差異取決於餐廳地點,裝修等。
今次試「 Koh-i-Noor」,
第一啖Yellow Daal入口,
可能是本人在香港吃過最好味的。
Lamb Vindaloo又辣又香,
過足癮。
端來時還漲卜卜的餅,
拍照時就已經偏了。
不久將來一定要再來。
表姑媽自細住唐樓行樓梯,
很少見這種Lift
少見多怪。
忍不住要影下相。
近這七年表姑媽確是沒有搭過這樣的lift。
不過朋友話英國大把這類型Lift。
食完飯去重慶大廈買印度甜品。
朋友在港期間,
最後一次見面表姑媽揀「健康拉麵」。
朋友素愛「豚王」,
可是「健康拉麵」卻完全不欣賞。
吃了兩啖就停晒手,
看來口味完全唔啱似的。
不過表姑媽認為朋友是在無聲抗議,
其實當晚朋友是想去士丹利街「魚作」的,
上到去11樓,
表姑媽就是不喜歡,
堅持不會坐低。
最後表姑媽揀了「健康拉麵」,
朋友依舊多菠菜多蔥多蒜,
不過只吃了兩啖。
唔係玩嘢係乜?
可能朋友離開了香港一段日子,
忘記了餐廳一定要表姑媽自己揀,
不用別人來揀。
(除非比埋表姑媽份錢就另當別論。)
朋友徹底討厭香港,
特別是威靈頓街,
可是又叫表姑媽幫他拍一兩張照片給他留念。
既然那麼討厭香港,
不要再來香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