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November 2014

Raymond'z Kitchen ~ 5度光顧兼5人組合重聚飯局

第五次光顧「Raymond'z Kitchen」,
是表姑媽與另外4位朋友的5人組合重聚飯局。

「重聚」並不是我們5人去了甚麼地方再回來聚聚,
而是我們5人組合早於年初已經「解散」。

村上春樹2013年4月出版的長篇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
故事中的5人組合,
突然有一天4人決定要跟其中一人不再聯絡。

被飛的一人一直不知原因,
一直放在心裡直至16年後,
才鼓起勇氣找答案。

小說的主人翁找到被飛的原因,
可惜的是他們五人是沒有可能再一齊聚在一起...

小說是小說,
現實中我們的5人組合雖然解散,但看起來十分和諧 。


轉話題,還是講食吧。
一面等人齊,一面吃Grissini,
再加上大大啖的Chardonnay。


Seafood Platters.





表姑媽第一次吃蟶子刺身,
比起蒜蓉蒸或豉椒炒更吸引。

(最近在別的地方吃了白灼蟶子,同樣吸引。)


南非Saldanha Bay。


早前4次光顧都是吃了二份一客煎鵝肝加蝦子麵,
早已決定再來光顧的話,
一定要一人一客。

有些東西明明可以同人分享,
但偏偏不太願意。



玫瑰露乳鴿。
今年吃乳鴿多過吃雞或鵝,
算是打破表姑媽個人記錄。

乳鴿還是成隻上成隻揸住吃才過癮。



每次必吃的Schweinshaxe,
適逢10月啤酒節。

今次的Sauerkraut不酸,
餐廳經理說是配合香港人口味,
其實更加配合表姑媽口味就真。




表姑媽對於連鎖快餐店的焗豬扒飯並不抗拒,
特別喜歡個飯是炒底。

卻不常吃,
因為腦子總會懷念 20年前,
表姑媽一度鍾愛的「馬里奧餐廳」的「羅馬豬扒飯」。

而「Raymond'z Kitchen」的焗豬扒飯除了用上黑豚肉,
最出位的是Risotto底。


顏色鮮艷,食慾大增。


食完飯都未夠喉的5條友,
來多一客Short Ribs (medium rare)。


最後「R」的 banana split,
外表都幾樸素。


西餐廳吃酒釀湯丸。



Menu應該沒有吧!  
表姑媽當晚都沒有碰過個Menu。

試試寧波人Raymond的家鄉甜點。



希望表姑媽不要忘記明年農曆新年再來「Raymond'z Kitchen」,
亦希望餐廳也不要忘記表姑媽。

15 November 2014

元氣一杯 ~ 媽媽,表姐及表姐夫的共通點

今個飯局一行4人,媽媽,表姐及表姐夫。
他們三人有一個共通點,
就是他們在家中排行老二,
同樣地有一個家姐及兩個細佬。

表姑媽是家中長女,
有一個妹妹,
如果有得揀,
當然是做獨生女。


「元氣一杯」是表姑媽近年光顧最多的日本餐廳,
今時今日在香港吃日本菜比吃韓國菜便宜,
所以表姑媽亦很久沒有約腳吃韓菜了。



次次吃的都差不多。
不過今次有4個人,可以試多幾款。


軟殼蟹沙律(走洋蔥)。


玉子燒。



南蠻雞。



家母喜歡的多春魚。
有印象她以前很喜歡在「大昌」買。



表姐夫揀的鯵(アジ)煮。
邊吃邊聽到家母及表姐在談論煮飯心得,
表姑媽覺得她們在說外星語,
一句都聽不明。

我沒有吃過表姐煮的東西,
不過我直覺認為應該不太吸引。



ホッケ是表姑媽的選擇。


香口的天婦羅是表姑媽日菜中的最愛。



熟洋蔥表姑媽都OK的。


食極都未完。
之後再來California Roll.


很可惜表姑媽的壓軸
焼きおにぎり(燒飯團)是晚失準。
一拿起就散。


平時坐不定,隔一陣又要起身行下或去下洗手間的家母,
是晚乖乖地坐足3粒鐘,
或者他們三人有一個共通點,
所以傾得特別開心。

7 November 2014

順興行 ~ 讓人快樂的皮蛋

住得那麼近上環永樂街,
卻從未試過在「 順興行」買皮蛋。

某日因為工作關係來到上環,
路過大門長期半遮半掩的「順興行」。

買了半打 x 2 (兩盒)回公司。



剝殼後,見到令人讚嘆的松花。




再切開,澎湃溏心。



配上表姑媽及大頭蝦各自帶回公司的酸薑,
一齊吃過痛快。





黃色的酸薑是表姑媽朋友(珍珍)自家醃製,
切得薄薄,溫婉柔和,如她本人一樣。


相反地大頭蝦的自家製酸薑,
帶粉紅色的,較粗線條,
跟大頭蝦性格配合。


另一天幾條友又在公司開幾隻皮蛋食下。

雖則這個世界冇話邊個冇咗邊個唔得,
皮蛋沒有拍住酸薑,總是欠了甚麼似的。


長期半遮半掩的皮蛋店內是這樣的。


要注意零售時間。
難怪住在附近也沒有光顧過。


最近出入醫院的友人提醒表姑媽,
皮蛋不要多吃啊!

知道了!  一個月一次,
10月吃過一次,11月又再吃一次。
(不過只相差了兩星期)


住在醫院的友人上次在病房提到煎鵝肝,
今次又大大聲講到皮蛋煲粥,
與隔鄰床分享半隻皮蛋「乸」完米之後等半個鐘才開始煲。

對面床的阿叔問了好多問題,
落幾多Mug米?
為什麼只要半隻皮蛋而不是一隻?
除了皮蛋,還要落甚麼東西去煲?

除了皮蛋,只是講到食,病房都充滿歡樂。
雖然病房中人人都要戒口。


4 November 2014

有緣小敘 ~ 「敘」比「聚」重要

某日來到主打陝西菜的「有緣小敘」。
表姑媽不知道陝西在哪裡,
也不知「陝」普通話怎樣說。



表姑媽問友人,
為什麼餐廳是「小敘」不是「小聚」?

粵音「敘」跟「聚」一樣。
想深一層,
「敘」比「聚」更為重要。

「敘」,不一定要「聚」,
以電話,又或者網上各種平台也讓人隨時可「敘」。

可是,很多時就算「聚」,
卻沒有甚麼好「敘」。


與友人「小聚」兼「小敘」,
當然要飲番兩杯。

餐廳店主介紹由陝西入口的稠酒。

「稠」字熟口面,一時之間都不知怎樣讀。
對!  是人煙稠密的「稠」。



酒的顏色是奶白色,
除了顏色,口感也跟韓國米酒相似。

而稠酒有甜甜的糯米香,
更擁有香噴噴的桂花香。

原來有這樣的傳說。


陝西涼皮(小辣)。


涼拌涼粉 (小辣)。


地軟炒雞蛋。
以上小辣粉皮及涼粉沒有蓋過地軟的香味。


第一次見識何謂地軟。



腊汁肉夾膜。


表姑媽對其不算特別欣賞。



忽然念掛不吃青瓜的一對夫婦。
他們見到青瓜會流晒眼水的。



茴香豬肉餃子。


茴香也是由內地入口,
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得到。

這客茴香餃子絕對是草原feel,
園野春夢,花開燦爛笑春風。


最後壓軸的是餐廳主打biang biang麵。

表姑媽當然不識寫個biang字,
原來寫這個多筆畫的字是有口訣的。

「一點撩上天,黃河兩道灣,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
你一扭,我一扭; 你一長,我一長;
當中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 
留個勾搭掛麻糖,推個車車逛咸陽。」



店主推介金沙骨biang biang麵(小辣)



biang biang麵的寬度有兩寸多,
長度沒有切斷位,一氣呵成。

第一次吃,都幾特別。


店主說餐廳已經第三年成為Michelin推介,
多謝表姑媽和友人支持。

不過表姑媽說︰
實不相瞞,本人才第一次光顧。


晚上越夜越多人。


餐廳的名字其實有點「娘」,
除了個「敘」字之外,
還有「有緣」這兩個字。
聯想起電影「表錯七日情」插曲「要是有緣」,
入場睇這套電影時的表姑媽讀 Form 2,
當年未有三級制。


3 November 2014

Chef Kit ~ 試業9折

收到風上環Grand Millennium Plaza 
有間新餐廳「Chef Kit」在試業期間,
全日9折,
表姑媽揀了星期六下午去818。

快速地一看再看Lunch Set Menu,
不過表姑媽睇Menu並不是為了睇下想吃甚麼的。


表姑媽見識少,
見識過的 Set Lunch 頭盤不外乎幾片不多顏色的菜,
最多加一粒車厘茄(一開二),
灑幾滴dressing,
放在一隻不大於直徑30cm純白色的圓型碟 ...

既然餐廳經理誠意推介頭盤的Caesar Salad,
就一於試試,
總好過飲湯。

出乎意料,
端來的不是純白色的圓型碟,
而是一隻碗。

Dressing均勻地dressed在每片羅馬生菜上。


如個一個人不 well-dressed,
可以稱之為不修邊幅,
又或者是個人style。
可褒也可貶 。

但沙律不well-dressed,
就只有貶  。

還有那4隻蝦還是暖暖的。



別忘了這只是一個午市套餐。


主菜揀了澳洲殼飼牛。
薄薄的兩片steak。


配上紅酒Tannins,
滿足。





最後稍為遜色的是杯熱咖啡。


窗外是上環文咸東街。
早年在這個座位同一方向吃過蝦麵。





餐廳白天擁有自然光線,
晚上情調如何,就要擇日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