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媽偶爾會來中環的Top Blade 晚餐,
好幾年前,
Top Blade樓下原是一間日式串燒餐廳,
後來Top Blade裝修,
樓下也搖身一變成了一間全牛宴西餐廳。
今年2月中旬來到Top Blade,
八卦了解一下樓下西餐廳的Tasting Menu,
Menu描述玩味十足,
帶有英式元素。
店員亦溫馨提示,要是過來晚餐,
午餐別吃太飽,才能全程感受驚喜。
* * *
5月的一個晚上終於來到這間名為「War Rooms」的全牛宴西餐廳,
餐廳只有一款 8道菜的Tasting Menu,
訂位前需先付訂金。
室內裝潢以邱吉爾(Churchill)辦公室為靈感,
表姑媽對他並不熟悉。
座位雖然是獨立包廂,
但私隱度並不高,
八卦的表姑媽清楚聽到隔鄰包廂男女的對話。
店員細心地打點座位擺設,
上菜時為每道菜詳細介紹,
但表姑媽忙著調教相機,
其實未有專心聽的。
果然,每道菜都帶來驚喜。
手工麵包配自家製牛油
不只是牛油那麼簡單,
是「和牛油」。
可能因為中午預留quota的關係,
和牛油塗在又暖又脆的麵包上,
一口接一口,
忍不住想再來一籃,
但考慮到需留前鬥後,
還是克制。
牛肉蘑菇慕斯
端來時都幾有氣勢,
不過沒有拍片。
驟眼看似是蘑菇型的tiramisu。
香脆平鐵牛扒外形像粵式點心蜂巢芋角,
外面炸得酥脆,牛扒內餡鮮嫩,
配上酸咪咪的番茄又可以中和酥炸油膩感。
乾式熟成牛舌芯
很難會遇上不美味的牛舌,
今次還要是牛舌芯,
牛舌芯口感彈牙又濃郁牛香,
拿拿聲飲多兩啖酒。
春菜暖湯
外表確是很「春天」,
但感覺上很「齋」。
湯就放了在酒杯內,
當湯由酒杯倒出來時,
散發出來的香氣,
不就是母親曾幾何時煲過的紅蘿蔔青蘿蔔湯?
不像中餐常被稱為「湯渣」那樣悽慘。
寶雲酥牛肉裙邊
一口肉一口酒,
剛剛好。
封門柳青豆泥
肉質香濃,
令人捨不得吃完。
頂級M9+和牛煲仔飯
加牛肝菌
最期待的要登埸了。
東北大米淋上鵝油
店員不時轉動個煲。
飯焦香脆,和牛入口即化,
是表姑媽吃過最高檔的煲仔飯,
亦是當晚的冠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