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October 2018

邦記 ~ 冇錢找數的一餐飯

有天下午來到流浮山午餐。




訂了枱一點,
餐廳三時前落場小休,
所以時間十分緊迫。

家人點了一客白灼蝦及
一客豉椒炒蜆等表姑媽來。

當表姑媽抵達餐廳,
人都未坐定,
家父就猛說炒蜆的不是,
誓要表姑媽討回公道。

結果表姑媽也不負父望,
討回公道,
否則家父會「娥」足半世紀的。

* * *

表姑媽入座後第一客端來
白灼蟶子。




聽說「邦記」的煎金蠔是其Signature,
可是是日金蠔個樣黑蚊蚊,
唔係好得。

Waitress姐姐(老豆又話識得佢)說這是山竹到訪後帶來的影響。





扇貝一人一隻。




以下自成一碟走蔥版的屬表姑媽。

聽到廚房有把聲音大叫:
走蔥但唔X駛走蒜!

駛唔駛乜都加個「X」字呀!




記不起甚麼名字的魚,
只記得是甚麼斑兩味。

第一味是炒斑球。

表姑媽不明白為什麼老是用西芹炒。
沒有西芹那陣味,
相信更加美味。




另一味是紅燒斑頭腩。
「lun」骨「lun」得好開心。




家母最喜歡的芝士龍蝦,
相信她是喜歡芝士多過龍蝦。

雖然家母喜歡芝士,
但絕不接受乳酪。




餐廳送的菜心也很美味,
原本只完成了半碟,
為了慳番一個外賣盒,
一家人努力之下,
最後還是K.O.了。




原來餐廳只收現金,
找數那位長期銀包得幾草嘢,
電子錢包用不上,
惟有拿拿臨籌期。

其實表姑媽算是一個喜歡電子錢包的用家。










15 October 2018

唐宮小聚 ~ 曾以為只有CUTIE點心而卻步


有人想吃燒乳鴿,
於是GOOGLE下中環有甚麼吃乳鴿的好提議,
第一個彈出來就是「唐宮小聚」,
一直以為「唐宮小聚」是吃點心,
那些CUTIE的造型點心,
不知原來也有小菜吃的。




限個半小時要還枱,
都幾巴閉。




「旺角卡門」烏蠅哥,
當然同時也聯想起Tony哥。




白玉王鴿剛巧有特價,
HKD29.9/隻,
每人限叫一隻。

果然是招牌菜,
隔籬左右都吃乳鴿,
皮脆肉嫩,
比想像中好味。




小聚併盤可選三款小吃。




如果可以辣一些就好了。




近期沒有遇到像樣的醉雞。




如果不是台風山竹來勢洶洶,
表姑媽都不會貪過癮點這客「非常山竹」。

端來時外表不算很像山竹,
反而有人認為似表姑媽最X憎的那東西。

那枝條是POCKY,
朱古力味。

以為件「山竹」是甜的。
但「山竹」的皮口感像咸水角,
餡料有蟹肉蝦肉,
是咸點是非甜點。

不算美味,
但又未至於難吃。




麻辣燒賣,
糯米餡,
不是表姑媽喜歡那一類燒賣。




有賣相又可以填飽肚的荷花蒸飯。




「蜑」家個「蜑」字原來是這樣寫,
幾十歲人才剛剛知。

表姑媽的一名在躉船長大的摯友曾經說,
切記不要把蜑家人及水上人拉在一起說,
水上人會嬲的。

其實表姑媽不太懂當中分別,
但印象中蜑家人女士當中很多是鑲了金牙及穿金色細圈耳環的。




表姑媽對於CUTIE造型點心有點卻步,
皆因差不多三年前在Disney吃了頓又貴又不好味的造型點心,
自此就怕怕了。




12 October 2018

金饃坊(已結業) / 上海灘麵道 ~ 同一位置

某星期四晚,
搭皇崗巴士回到佐敦,
表姑媽想到「熊拉麵」食碗麵才回公司,
卻見很多人排隊。
J人老細話不如吃「譚仔」,
表姑媽又不太願意。




在白加士街見到間未見過的店舖,
就入來坐坐。





J人老細的炸醬陽春麵。




表姑媽的獅子頭陽春麵。




一面吃二人沒說話。
放底筷子大家心中有數。




同一位置曾經有間「金饃坊」,
主打肉夾饃及其他麵食。




來吃過兩次午餐。
一次吃了肉夾饃,
味道不錯。




也吃過湯麵。

這一碗不是表姑媽的。




畢竟照片是2015年10月 ,
太久了,
以下這碗是不是表姑媽的也不太肯定了。




放了在草稿匣三年都沒有寫,
要不是光顧了同一位置的另一間店,
可能一直不會寫了。

其實敝BLOG草稿匣還有好幾篇的餐廳已摺了。



11 October 2018

Raymond'z Kitchen ~ 大快人心,真情流露的一個晚上

有人想BYOB飲飽食醉,
表姑媽提議文苑街的「Raymond'z Kitchen」,
因為多年來光顧了八次也沒有失望過。




星期五的關係,
是晚座無虛席,
好彩事前有人記得訂位。




比起上次,今次多了好幾位公主。




先來三款生蠔熱熱身。




吃完三款生蠔後,
追加生蠔還是螺?

餐廳負責人卻推介生蝦:

功 車 攬 霸

* * *

美食當前,
表姑媽竟然想念起Yahoo年代Blog Friend那位死對頭先生,
每次表姑媽寫有關泰式生蝦時,
他就會出現在敝Blog窒頭窒勢,
而且話生蝦是在北角碼頭的公廁釣上來的。

* * * 

近期在泰國餐廳少吃了的生蝦,
事實也少吃了泰菜。
而這一客生蝦對於本人來說,
比起本地的泰國餐廳更加美味。




來到Raymond'z Kitchen 吃飯必吃的煎鵝肝炸蝦子麵。

每次都話想獨食,
不想與人分享,
其實以前不能成事,
今時今日更難成事,
今後可能連吃鵝肝也要三思。

有些東西根本一開始就不能完全擁有的,
注定要與別人分享。

要是堅持獨食不是沒有可能,
只是承受得起嗎?




來一客啖啖肉的Short Rib送酒.
果然沒有失望。

吃完肉,
只是酒未喝完。




來多客lamb chop。




一面吃一面與餐廳負責人揸住酒杯底吹吹水,
原來餐廳已開業7年,
表姑媽第一次光顧是2013年,
今次光顧已是第9次了。




負責人早於2013年已說過:怕表姑媽多過怕米貴。
今次負責人說:對表姑媽又愛又恨。未見過有人可以咁X!

真是大快人心,真情流露的一個晚上。




揸住酒杯底兼以母語對話一輪之後,
餐廳負責人端來木瓜酵素,
誠邀表姑媽試下。

還說第一天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舒適效果。




以寧波湯圓畫上完美句號。




還有一客soufflé才是坐對面那位的完美句號。




食完今餐之後,
表姑媽連Blog都未寫好,
與某人提起此餐廳,
某人不知是對表姑媽的信任還是餐廳的信任,
不到20天後就約表姑媽再來。




之後的記事,
日後再更新。








9 October 2018

13 Peel ~ 卑利街的一間咖啡店

鴨巴甸街隔籬的卑利街,
由皇后大道中直踩上去堅道都是平行的,
不過卑利街比鴨巴甸街長,
延伸至摩羅廟街及摩羅廟交加街,
即羅便臣道前。

* * *

以下照片是15年10月,
卑利街某樓宇清拆前。




而未被清拆的樓宇,
有間店舖保留摺閘,
但已不是雜貨店,
而是咖啡店。




鴨巴甸街至今未有這些細細間的咖啡店。




8月的夏天假期9連休期間,
某天下午入來「13 Peel」感咖啡因。
好多咖啡機設備看來並不簡單。




咖啡師也很專業。






搞咁多花臣,
其實表姑媽鬼識咩。




8年沒有吃過Madeleine,
外貌不錯。




隔籬位那杯Latte。




剛有台灣旅客來此店感咖啡因,
大家談笑風生,
要求「13 Peel」推介一下香港九龍新界的其他咖啡館。




結果「13 Peel」介紹了元朗的「Accro Coffee」給台灣旅客。

又會那麼巧合,
表姑媽剛碌完fb,
剛在兩年前的on this day與兩位朋友
光顧了元朗的「Accro Coffee 」感咖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