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October 2019

堅信號上海生煎皇 ~ 銅鑼灣之行

某晚來到銅鑼灣,
走入登龍街找東西吃,
見到有間吃生煎包的店,
跟寒舍附近那間「祥興記」很不一樣,
所以入店看看。




生煎包是主打,
點一客試試。

總算是脆皮,餡鮮,多汁。




另外要多一客小籠包。

個人認為此店的小籠包比起生煎包美味。




要求加辣走蔥的担担麵。
味道一般。




不知炸醬麵會不會是友人的首選?
友人的太陽星座及月亮星座剛跟表姑媽對調的,
表姑媽偶爾也會揀炸醬麵,
兩年一次吧。




反正剔完紙仔之後,
店員都會在你面前再度確認,
直接落單不是慳番張紙嗎?




單是一客小籠包+一客担担麵,
HKD86,
加一後「翡翠拉麵小籠包」就要HKD115.5。

其實不論甚麼價位,
入到去上海麵食店,
一定會揀小籠包加担担麵的。



21 October 2019

五斗米 ~ 可遇不可求的辣感


某晚約了街坊交收,
揀了皇后大道中的「五斗米」吃個便飯,
印象中堅城厚和街有一間,
來到才知上環店只有四個座位。

對住皇后大道中,
都幾熱的。




不知餐廳的英文名叫South Taiwan Comfort。




主打外賣。






既然是堂食,
表姑媽問有沒有不是即棄的筷子匙羹可用。

竟然有。

街坊的鹵雞腿肉燥飯。




表姑媽的麻辣牛肉麵,
走蔥走炸菜,
有咁辣得咁辣。

果然讓表姑媽感受到有丁點辣。




表姑媽吃牛肉麵的次數不多,
感覺還不錯,
可能因為辣得有誠意吧。

牛肉麵還有原味可揀,
縱使都想試試個湯底味道有多濃郁,
但要是跟麻辣比,
相信給表姑媽十次機會,
表姑媽十次都不會放過吃辣的機會。

辣的感覺確是可遇不可求。




店前的小擺設。




表姑媽回想起去年4月跌傷,
當時唔慌唔完美落地了。




18 October 2019

Patagonia ~ CP值高的阿根廷牛扒店

又來到上環世瑛大廈,
認識這間阿根廷餐廳是因為餐廳與吃印度咖哩的餐廳在同一層,
6月上旬來吃咖哩時,
留意到隔籬有間「Patagonia」。

表姑媽認識Patagonia是因為某戶外體育用品品牌,
後來知道這是一座山的名稱,
不過從來不知這座山在哪裡。




光顧的一天是大暑。






坐下不久收到舊街坊的短訊問表姑媽正在做甚麼。

表姑媽回答他在上環的阿根廷餐廳吃飯中,
舊街坊提醒表姑媽要試Malbec紅酒。

表姑媽說:  正在喝了。

身為酒鬼一名,
當然是未點菜先點酒。




以下照片由友人提供。

見到餐廳地址串錯字。




如果不是內有red onion,
表姑媽頭盤會選tuna ceviche的,
因為表姑媽想試試spicy tiger milk有幾開胃。




表姑媽揀了Empanada。
味道很好,
特別是跟之前在某店吃過的來相比。

不過作為頭盤,
都算幾豐富。

對!  辣醬顏色很似余均益。




同場加映:
以下是在Soho某店吃的Empanada。




主菜出場。




憑外表未入口已可以認定為CP值高的牛扒了。




來了3款homemade sauces:
左:Chimichurri,
中: Criolla,
右:  表姑媽稱之為余均益。





表姑媽很少點Fries來吃的,
不太喜歡薯仔吧,
跟Mashed一樣。

也不太知道Provençal Fries是甚麼意思。

Garlic + Parsley 
味道確是有別於一般常吃的fries,
大廚兼店主解釋了一輪之後,
令坐在對面的兩位更加滿意。




表姑媽點了cream spinach





其中一客main是半隻chicken with lemon。

表姑媽在意那條刀痕,
是手撕?




甜品有好幾個選擇。

表姑媽睇住個甜品menu都不知揀甚麼,
是是但但揀了Alfajor,
一來是餐牌上最便宜的,
二來是description大概是cookie with coconut,
因為coconut這個字,
表姑媽就點這個了。

結果端出來是這個模樣,
跟macaron有點像。

其實表姑媽是不抗拒甜到發瘟的macaron,
一年吃一至兩件也不過份吧,
不過2019年暫未吃過。 (應該。好似。不太肯定。)

這片Cookie味道似曾相識,
牛奶味重,
表姑媽在翻查記憶在哪裡吃過。

對對對! 
是菲律賓的零食,
在中環環球大廈也能找得到。







對面兩位揀了Flan de Leche,
有那東西伴碟的。

看來很甜,
而且成碗白飯般大。







暫時光顧了數間阿根廷餐廳,
這一間算是最滿意的。




之後有一次表姑媽幾乎決定要再來,
卻因為有人想吃millefeuille而去了別的店。









15 October 2019

美味苑 ~ 獨食真的難肥

只是早晚溫差涼了少少,
表姑媽每一刻也想住羊腩煲了,
在計劃今年第一煲在哪裡開煲時,
想起足足一年沒來「美味苑」。

一年沒見,
店主兼大廚林哥看出表姑媽瘦了很多,
連老闆娘也想聽聽表姑媽的心得。

不是自私不願分享,
講出來都不會有人信的,
出得嚟食飯就不要講減肥了。

快快趣攞支冰凍藍妹出來。

先來一客酥炸生蠔(薄漿)。

去年是大廚舅父教表姑媽說的,
是「薄漿」,不是「少粉」。




見到餐牌有表姑媽喜愛的三杯雞,
即管點一客試試。

林哥表明這是粵式煮法。
對表姑媽來說並不重要。





要一客薑汁芥蘭純為充撐場面。




表姑媽好有良心,
頭三個餸沒有要求加辣。

到了牛仔骨,
老蟹都要去到盡,
有幾辣就去到幾辣。

每當自己可以面不改容地慢慢享受時,
而同枱食飯的一口也吃不下時,
一面吃一面被咀咒,
想肥都難,
那就達到獨食難肥這境界了。





來多一客加辣銀芽炒麵多芝麻。
有人要求多銀芽但被拒絕。




老闆娘送上自家製家鄉蠶豆辣椒醬,
很可惜,
不辣的。




食完埋單,
老闆娘滿腦疑團究竟表姑媽是怎樣減肥。




食完飯表姑媽由餐廳行路回家啊。
或者,
獨食真的難肥。

RaRe 紅館 ~ 人哋紅館開騷,表姑媽就紅館開餐

某天碌下手機睇下吃甚麼,
表姑媽本來已內定到某間餐廳吃Steak的,
不過在友人面前再碌多幾下手機,
碌到有間餐廳不但有handmade fettuccine,
而且其mille feuille 評價甚高。

睇住表姑媽碌手機的那位原來是mille feuille鐵粉,
而且能以流利法文讀出mille feuille,
反正餐廳的限時優惠很可觀,
那就來到擺花街的「RaRe」。




餐廳佈置以紅色為主。




雖然表姑媽喜歡綠色抗拒紅色,
但往往又覺得紅色佈置又比綠色舒服,
總之不是粉紅色就是了。

表姑媽最怕扮作清新田園風的綠色。
邊得嚟咁多田園風!




見到兩個熟悉的名字 (Elsa and Anna),
原來是店主兩名女兒的名字。




Mille feuille有芒果或那東西兩個選擇。

友人揀芒果,
可能怕夜長夢多。




對於每份甜品只吃1cm x 1cm x 1cm的表姑媽來說,
這個尺寸只能吃到一啖脆脆。

不過有朋友認為脆脆的厚度沒有1cm,
鼓勵表姑媽吃多啖吉士及芒果。




除了甜點,
set dinner及 a-la-carte選擇也很豐富。

頭盤有Shrimp Cocktail。

建議一啖連埋蝦及青瓜一起吃。

當然是一開二,
不是張大個口成件吞。




Onion Soup





自家烘麵包

戒買不戒吃的那位搏了老命來吃。




如果沒記錯,
是荷蘭青口。




以下一客是沒有洋蔥的。




不吃洋蔥的友人,
另外揀了一客煎鵝肝。




又另一次食肉獸來到,
先吃Short Rib。




再來Lamb Chop。

黃色醬汁是tapenade
是把傳統tapenade配料加加減減,
竟變得更加和味。




有美食也要有美酒





Handmade Fettuccine出場

表姑媽問一客aglio e olio一般用多少隻辣椒,
給我平時的五倍就是了。




當天坐在左手面那位一啖也吃不下。





坐在左手面那位不嗜辣也不嗜洋蔥,
點了一客簡單的芝士fettuccine,
賣相好柔軟好舒服,
好像躺在白雲上,
表姑媽無啦啦聯想起飄零燕的海迪。




第四次光顧的一次,
點了一客龍蝦Fettuccine。




幾似乾炒牛河。

誰不知味道鮮甜十分,
回味無窮。

必入表姑媽2019年度十大難忘食物之一。




餐廳開業兩年,
路過無數次,
不是因為有人想吃mille feuille可能到現在還未有機會光顧。






除了地面,
樓下還有雅座。




上落樓梯要小心,
掛住睇電話或睇相來都好危險。




餐廳中文名是「紅館」,
人哋紅館開騷,
表姑媽就紅館開餐,
紅館開騷,
紅館開餐,
一樣滿足。




與店主兼總廚來個合照,
個人認為店主跟某填詞人都有幾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