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June 2024

凱悅軒 ~ 2023年慶生飯局之一






來凱悅軒吃點心放題是2023年慶生飯局之一。

初時以為自己會搏老命食好多好多燒賣,
但結果不是。

不是填點心紙的,也不是QR Code落單。
點了首輛之後,耐心等待,
兩小時吃點心時間充裕吧。




第一碟端來蜜汁叉燒,
可是未如理想。




餐廳經理見到表姑媽塊臉燶過叉燒,
之後端來另一碟。

外表:  與上圖有很大分別
味道:  兩個字「把X」
感受:  嘥QUOTA





還是集中吃點心

蝦肉時菜餃




羊肚菌榆耳餃




筍尖蝦餃王
飛魚子燒賣




春卷及鹹水角




鵪鶉蛋燒賣




蟲草花雞絲涼拌粉皮




上湯蝦肉水餃




麻蓉包
叉燒包




八味豆腐




黑松露叉燒炆麵




瑤柱蛋白炒飯




椰汁紅豆糕




番薯糖水




另叫酥皮流沙盞。
以前吃過翻尋味。




橫切面





之前的記事:




 

20 June 2024

Ruth's Chris Steak House ~ 十年又過去

一直想再來開餐的,
畢竟上次已是十年前:




早陣子餐廳要求用餐個半鐘頭還枱,
聽起來不太合理,
因此想來也一直擱罝。




也許十年前的那次用餐經驗記憶猶新,
可能本身記性不弱,
或者十年根本不算是很長時間,
再度踏進餐廳又不覺已有十年沒有來過。




餐廳亦沒有太大變化。




十年前預留位置不要吃太多麵包。
十年後就要選擇把quota留給酒精而捨棄麵包。

十年前後想法及做法不一樣了。




一客兩件的Mushrooms Stuffed with Crabmeat 分開上。




Seared Ahi Tuna 



 
由擇日當天已在想究竟揀 Ribeye 12oz還是Filet 11oz,
結果選擇與十年前一樣。




十年後的今天,
表姑媽吃了二份一件已有飽滯感。




越早需要找牙簽撩牙表示當事人越老,
或者是件牛扒太老。

當晚無需找牙簽。









Dessert Cart 出場,
只得一款甜品沒有那東西。




當表姑媽對住沒有那東西的一款甜品指指點點,
經理走出來七情上面說要盡早決定,
因那款甜品每天只賣四客,
要吃的話, 就要快快同廚房下單先。

雖則信佢一成, 月經都停。
卻被其誠意打動,
就要一客。




竟然有嘢送!
表姑媽都沒有留意這一客端來時有沒有那東西,
還是一早已被吃掉。





攝取咖啡因後走人。








應該不用再隔另一個十年再來吧。


 

16 June 2024

紅館餐廳(RaRe Restaurant) ~ East Meets West 中西合璧

紅館餐廳(RaRe Restaurant)自從一月底在新址開業以來,
Menu不時更新。

某天與餐廳老細兼大廚提到近期花甲十分肥美,
靈機一觸,
不如整返餐「中式食材,西式烹煮」的中西合璧飯局,
適逢舅父舅母生日,
一於大家開心下。

餐廳老細兼大廚運用其創意,
配合時令食材,
同時把其家鄉福建名物薑母鴨重新演繹,
成就了是次十二人飯局。




第一道出場的檸檬萵筍沙律,
回想起當年第一次在堅道的一家餃子店吃萵筍,
餐牌寫的是涼拌翡翠。




檸檬汁相當醒胃,
作為頭盤理想不過。




威士忌鮑魚
陣陣酒香最啱酒鬼。




香草牛油焗花甲
是當晚最完美的演繹,
肉質鮮嫩更勝青口。

當大家在討論送來的花甲是否要「吐沙」,
表姑媽懶理甚麼叫吐沙,
夾多兩隻先。

湯汁用來點麵包更是一絕,
原來湯汁由魚甚至龍蝦秘製。




刁草淮山魚清湯
fish consommé

感覺及味道也十分法式。




低溫慢煮牛油浸芥蘭苗,
翠綠脆卜卜。

在坐有人討論芥蘭要「生炒」,
其實表姑媽不知生炒是甚麼意思。




原隻薑母鴨

福建薑母鴨是中國八大名鴨之一,
雖不及北京烤鴨享負國際盛名,
薑母鴨在泉州,廈門,台灣有各自的作法。

不過,
不論是哪個作法,
表姑媽都沒有吃過的。

話說今次為我們準備了三隻鴨,
事前要吊一天,
再焗了不知多少粒鐘,
焗出三碗油出來。

(後來大廚說,如果吊足三天,味道會更好。)




薑母鴨皮脆肉嫩
肉汁完全鎖住,
配上君度橙酒黃梅醬,
一次過推翻鴨不是肥膩就是「鞋拾拾」的第一印象。

其實表姑媽都有少少懷念海南四大名物的嘉積鴨,
嘉積鴨不入中國八大名鴨,
是否因為來自東南亞?




髀髀皆是




知己知髀



和牛炒飯

表姑媽曾見過其他客人吃過,
自己都好有興趣一試。




專人走蔥




走蔥後的炒飯味道不俗。




更令表姑媽回憶起當年獨家炮製的松露糯米飯。




當年好味到要添飯



最後出場是餐廳的Signature Dessert
芒果拿破崙




當全部菜式已相繼登場後,
各人意猶未盡,
繼續坐,
繼續飲,
繼續吹水,
竟然點多一客慢煮西班牙豬扒,
12人齊齊分享。




突然想起兩年沒有吃過的泉州雞卷。
也想起在福建沒有的福建炒飯
在廈門沒有的廈門炒米。

餐廳大廚擁有創意又敢於嘗試,
或者不久將來可見福建炒飯及廈門炒米的重新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