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July 2025

布袋澳 ~好一個吃足九粒鐘的周日




原計劃2024年11月的某個周日行山後,
再去布袋澳early dinner。

可是行山前連日大雨,
惟有取消行山,
直接改為中午去布袋澳享受海鮮午餐。

當日表姑媽由洪水橋出發,
來到寶林轉小巴。

由小巴站步行至布袋澳約五分鐘,
對表姑媽來說,中午太陽在頭頂實在吃不消,
表姑媽還是沒有可能與陽光玩遊戲。









來到發記海鮮酒家。




店主說他們是姓「布」。
表姑媽孤陋寡聞,
竟不知中國有「布」這個姓氏。  




打頭陣是白灼蝦,
又鮮又甜。



豉椒蟶子腸粉底
不知何解,蟶子夾極都仲有,
而且蟶子多過腸粉。



與藍妹匹配的椒鹽鮮魷,
明明是邪惡食物,
但顏色很柔和。



蒜蓉粉絲蒸扇貝,
粉絲蒸後依然有挺身,
沒有縮水。


走蔥後,
灑上自攜辣椒粉更惹味。



沙薑雞腳
就是停不了口



薑蔥膏蟹





清蒸石斑




酥炸蠔




有人想試魚湯 (當然不是表姑媽),
餐廳馬上送上。




海膽炒飯

表姑媽對於海膽沒有特別感覺,
事實上亦不是常吃。
但每次見到海膽,都憶起一有位朋友對海膽很抗拒,
厭惡程度堪比表姑媽對strxxbexxy的抗拒 。



明明來到布袋澳,
以享受海鮮為主,
不過表姑媽最喜愛還是這一客沙薑雞。


初次踏足布袋澳,
憶起30年前曾多次錯過到此聚餐的機會。








現在所見,這裏有兩間餐廳。
聽說當年曾風光一時。  




離開後布袋澳後先去茶餐廳飲杯咖啡,
再轉場到將軍澳飲返杯。



飲了兩杯


吃了三個小食



雖然行山不成,
好一個吃足九粒鐘的周日。



 

21 July 2025

Falcone IFC ~ 原來不一定越是期待越是美麗

之前有一篇Blog曾經提過,
表姑媽偶爾想吃pizza。

原定約了兩名好友行路上山頂,
並在山頂的Falcone午餐。

可是在約定好的兩天前行程變更,
改在IFC午餐。

誰不知當日突然之間傾盆大雨,
幸好沒有行路上山頂,
否則途中肯定狼狽不堪。

餐廳以橙色為主調,
濃烈得來不失柔和,
整體感覺讓人要喝一杯「aperol spritz」。




那就不得不來一杯aperol spritz。





肉丸(polpette)的味道更勝多間連鎖pasta店,
有可能是近期吃過最美味的。

突然想起很久沒有吃過獅子頭。




揀了Margherita Pizza,
可惜平平無奇。





加多一客燉牛肉意粉 (Rigatoni alla Genovese)
在沒有期望之下,
竟意想不到肉汁香濃,比起pizza帶來更大驚喜。




三人點了三道菜:
滿懷期待的讓人失望,
沒有期待的反而帶來驚喜,
原來不一定越是期待越是美麗。

食物價格比起之前見識過的Pizza或Pasta店稍高,
話說回來,表姑媽都是第一次光顧Black Sheep集團的餐廳。

聽說餐廳平日的午餐時段十分抵食。




入座時餐廳溫提,用餐限時一小時,
最後表姑媽當日大概逗留了兩小時。

20 July 2025

香港醫學會會所 ~ 一頓溫馨又美味的慶生飯局

在過去的18年裡,
表姑媽用Blog記錄了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這些文字及照片不僅是表姑媽的回憶,
更是表姑媽無聊的見證。

衷心感謝各位過去對敝Blog支持。

為慶祝表姑媽blog 18歲生日的一天,
表姑媽與親友們來到中環「香港醫學會會所」享用了一頓便飯。

從入會諮詢、菜單確認、訂位安排,到用餐環境,
菜色味道與賣相,服務質素及服務員的顏值,每一項都令人滿意。



* * *

蒸馬友, 煎馬友,馬友咸魚亦曾吃過,
是次初嚐凍馬友,又名「一瓢水龍吟」,但表姑媽不知這是甚麼意思。

魚子醬配普寧豆醬,本來還有頭抽可以點的,
不過表姑媽急不及待,
亦忽略了頭抽的存在,
已成件凍馬友放了入口了。



本來表姑媽想吃的是脆豆腐,
但落錯單變成皮蛋豆腐,
倒也清爽開胃。



蝦多士上桌時香氣撲鼻,夠晒香口。


特別之處是表面有幾粒杏仁片,更添功夫。



川貝檸檬骨
檸檬汁的味道淡淡然略過,
神秘又美麗,
不像傳統西檸雞的濃甜酸嗆。



荔枝木煙燻松露脆皮片皮雞(需要預訂)
煙燻遇上松露,互相交織,互不相讓。

表姑媽向來喜歡吃雞,
這一客雞與上述的川貝檸檬骨成為是晚表姑媽的雙冠軍。



牛肝菌煲仔飯(需要預訂)
掀開鍋蓋瞬間香氣四溢,  




分好每人一碗之後,
看上去好像欠缺了什麼。





就是欠缺辣椒醬或指天椒。



加上指天椒,更見風味。



清脆鮮嫩薑汁芥蘭




糊醬脆皮牛腩
每人一件,真是意猶未盡。



同場加映:
7月初表姑媽在別的餐廳吃過一次酥炸牛腩。




舅父說:

酥炸牛腩是用已炆好的牛腩用脆漿粉醮漿炸
反之,醫學會會所的脆皮牛腩則是一幅牛坑腩
經過炆,滷,炸,而整段醮脆漿炸再切件,
高下立見。



賣相有些似水煮魚的藤椒蝴蝶魚,
微麻十分滋味。




三色煎肉餅:分別為南瓜,墨魚和芫茜,
可是賣相比起味道出眾。




最後,各人按自己的喜好選擇甜品。
八人中有三人選擇杏仁茶。




日月星玹多士
聽說那件星形多士非常滋味。



表姑媽的飯局可以無湯,但絕不能無酒,  
當晚在wine list中揀了一支,另帶兩支。



飯後最快找牙籤的一位通常是最年長的一位。



西餐廳般的服務風格為中菜增添新意。
一頓溫馨又美味的慶生飯局畫上完美句號。




表姑媽亦會繼續無聊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