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November 2015

The Ocean ~ The Birth of an Icon

某日翻閱 「Time Out Hong Kong」雜誌,
新餐廳多到令表姑媽眼花撩亂,
雖沒有特別一間餐廳想試下,
卻留意到淺水灣有個新場「The Pulse 」,
表姑媽不知有幾新,
自己未去過就當是新。




閱讀完那本雜誌之後不到24小時,
從另一情報認識「The Pulse」其中一間餐廳「The Ocean」,
憑「The Birth of an Icon」,
就是喜歡那股氣勢,
拿拿臨睇下重陽節那日是否接受Booking,
誰不知餐廳原來於當天Grand Opening。

結果餐廳開業後的第三天來吃個午餐。





來到淺水灣,
只知道「The Pulse」在觀音像 (or 天后像) 附近。
「The Pulse 」內都有4-5間餐廳。
找「The Ocean」也不是易事,
大鄉里就是大鄉里。


終於來到餐廳前,
接待的美女問表姑媽用甚麼交通工具來到這裡︰
Drive or by taxi?

表姑媽答by bus.



相信搭巴士來吃飯的客人不多,
要不是她的表情不會怪怪的。

表姑媽當日搭城巴260,是快線,
比起搭6号貴HK$2.70架!



先來一支餐廳自家系統的Sparkling Water,
少喝水的表姑媽,
原來水都可以很好味。




是這樣的水。



Keroppi在波浪紋的碟上浮游。



來一杯要酸但不要甜,
最好就是多酒精的cocktail。

Seaview Spritz
賣相不錯,亦十分開胃,
可是那支肥肥粗粗的透明飲管實在太難看了。





在懷疑隔離左右桌上的一舊石頭(浮石)是甚麼之際,
另一舊浮石就端到面前。

Amuse Bouche出場
有粒青提,也有Cracker,也有片芝士。




吃完之後,
剩下一舊浮石,
這個時候,
表姑媽不應聯想到腳板底的。




薄薄的貝殼餐具,
鹽與胡椒的盛器。





餐廳經理見表姑媽拍照拍得好開心,
說有客人用手機拍不好。

表姑媽也用手機拍了一張,
果然有一條條直條。

事後請教表姐及表姐夫,
他們說︰
Diffraction,因手機的aperture很細,接近光wavelength。

不過表姑媽不是很明。
明就不是表姑媽。




麵包出場,
樣貌娟好。


揀了5-Course Lunch,

每個Course的名字很「海洋」︰
Sea Breeze
First Wave
Blue Lagoon
Great Reef
Coastal View


第一道出場是「Sea Breeze 」 ,
一大碟,有草有石春。



自家製豆腐,合桃,海膽,加上開胃的柚子醋。



第二浪「First Wave」

Sliced cucumber成朵花似的,
看不到內有Tuna Tartare,
個汁是Dijon mustard+Soured Cream.

必成表姑媽2015年最Impressed的食物之一。




友人的第二浪,
Burrata, Tiger Prawns,蕃茄被走了。
三片Tuile太大了,遮鬼住晒。





第三浪Blue Lagoon

Scallop加上麵豉+粟米蓉,
帶子香噴噴!



友人的第三浪
Octopus, Carrot Gnocchi, 
汁本來是chimichurri,被走了。





一浪接一浪,
第4浪是主菜「Great Reef」

Main Course有4個選擇,
其中3選擇是魚︰Mullet, Seabass, Turbot
另一選擇是Lobster Confit

表姑媽揀Turbot,
就算解釋比表姑媽知Sous-vide是甚麼意思,
表姑媽是不會明的。

椰菜花有一舊舊,
也有碎粒,
不同口感,
也有Zucchini,
配上Nori Butter,
跟「豉汁蒸多寶魚」是不同的吃法。

表姑媽邊識食魚呀!
最重要,起晒骨。



條魚個身份。



友人的第4浪揀了Lobster Confit.
有4粒Wildmushroom Tortellini,
上菜時才淋上Bisque.




第5浪是「Coastal View 」,
亦即是甜品。

表姑媽揀檸檬Skin,
加上 soft meringue 及 mango.




吃剩檸檬skin。



友人甜品的選擇,
有扭扭orange skin,hazelnut crumble,
有舊外觀不太完整的sponge cake,
還有mascarpone。





之後以日式漆器盛上petits fours,
有表姑媽喜愛的芝麻味macaron。





最後加多一杯Black Tea。




當日的座位就是對著金光閃爍的海灘,
十分醉人。



食完飯之後,
参觀下餐廳。



餐廳都有好幾間VIP房。




廁所都順便参觀下,
大鄉里嘛。



本來只是参觀一下餐廳,
之後總廚帶我們入廚房,
還介紹了不同的Section,
對於廚房,
自少也沒有甚麼好奇。




在超市門口巧合地遇上。
哈!



離開餐廳等lift時見到其他客人穿上bikini齊齊等lift,
一時忘記了這裡是海灘。


不要顧住週圍望了,
撘lift走人。



很久沒有來到淺水灣了,
風和日麗。




中間隻青蛙十分雀躍。




有人究竟跟青蛙仔影相還是遠眺靚仔?




今年年末表姑媽選出本年度十大喜愛飯局,
這一餐一定入圍。

除了表姑媽杯Cocktail的透明飲管太難看之外,
整體都十分滿意。






13 November 2015

德記潮州菜館 + 缽仔糕婆婆 ~ 陪太陽落山

某日下午五時由龍虎山行上山頂 ,
行行下見到太陽落山。



明明上山的自己,
卻轉了軚跟太陽向西行齊齊落山。



一直落山, 
好多樓梯級,
來到蒲飛路油站巴士站,
過對面馬路去寶翠園,
沿著樓梯向下行轉轉轉,
去到西寶城 ,
望過對面馬路,
見到久仰的「德記潮州菜館」。




比想像中大很多的餐廳。

未夠六點都要等一陣,
世界真細少,
還遇上表姑媽的糧尾救星。


* * *


吃潮菜早有心水,
根本不用花時間睇餐牌。

胡椒豬肚湯,
咸菜可走。
胡椒太輕手了吧。





未飲完第一碗湯,
鵝片駕到。
比預期好味。

賣相乾淨企理。




吃了兩片鵝片,
豆苗就到。
是今個冬季第一次吃豆苗。



影完相夾豆苗入口之際,
椒鹽白飯魚及墨魚卷拼蝦棗同步端來。




本人還是喜歡泰式的炸蝦餅多一些。



雖然舒適地坐在有椅背的櫈上,
枱上有茶壺有枱布,
服務員亦相當有禮貌,
卻有一份莫名的不自在感,
正如街坊所說,
是「澳洲牛奶公司」用膳的感覺。



離開餐廳時,
外面十分熱鬧,
多人到呢。




隔離枱有十多人,
小朋友約有四至五人,
竟然沒有一人玩電話,
而且自己夾餸食。




「德記」門口,
終於有幸地認識缽仔糕婆婆,
看她笑得多美。

買了糯米糍及缽仔糕各兩個。



缽仔糕好多豆 (top view)


橫切面是這樣的。

當表姑媽搏晒老命把長竹簽拆出來放在碟上吃時,
大頭蝦問表姑媽究竟有冇食過缽仔糕。

車!
表姑媽食缽仔糕時大頭蝦都未出世啦!

當年中環一帶有兩位叔叔賣缽仔糕的。
一位是穿背心,高高瘦瘦面長長的阿叔,
論靚仔,
他當然不及另一位鷹鼻阿叔,
一面拖住佢女人一面賣缽仔糕的那位。




至於糯米糍,
是表姑媽喜歡的味道。


內有花生芝麻餡。



下次再走去買幾個糯米糍食下先,
不過潮州菜還有很多比較輕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