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May 2020

W21 2020 時晴時雨的第二十一週


今週時晴時雨,
所以幾乎每天都是穿新買的Melissa鞋上班。

跑步時人影我又影,
下雨後地上的大灘水倒影叫做天空之鏡,
可遇不可求。




某天去行山。


行山前吃energy bar做早餐,
一條170kcal。





行完山都未覺累,
馬上趕去做壁報板。

聖堂將於6月初會重開公開彌撒,
所以需要趕工完成。






願你們平安。





完成壁佈板後在屋企街口食飯,
Tiramisu今週第二次在表姑媽面前出現,
不過表姑媽都是吃1cm x 1cm x 1cm。




第二次光顧尖沙咀「一幻」,
中環店光顧過三次,
確是尖沙咀店較好。




坐在對面那位吃米線時發出巨大聲浪(SHU SHU聲),
會不會近來買外賣回家吃多了,
以為人還在屋企?




表姑媽收到零食禮物。
看不明是一個96kcal,
還是三個96kcal。

有人果然醒目,
又Sugar又Butter又怎會三個96kcal?




西瓜味魚仔餅原來有不同封面的。




星期三晚在新開的「Friday」會友,
友人的Sparkling Espresso。




沒有光顧「華豐」半年,
是次又覺得味道不錯。

但餐廳太忙了,
晨早就有置身澳牛的感覺。




今星期有四大麻煩事要處理,
在星期五下班前順利完成。

急不及待趕去餐廳跟38年沒有好好傾計的小學同學見面。




自1982年小學畢業後我們派到不同中學,
已沒有好好聯絡了,
之後甚至失去聯絡。

我們記得彼此也嗜辣。
即是表姑媽小六時已有人知我嗜辣。
事實上表姑媽是小二時愛上吃辣的。




FB出現後,
表姑媽也有找過她,
也有打聽其消息卻不果。

終於我們再遇,
就如她所說,
今時今日重遇才是最恰當的時候。

我們記得對方的生日日期(大家都是人馬座)。
她也喜歡過Keroppi。
她覺得我應該會是梅艷芳的Fan。

她滿帶疑惑問表姑媽既然已經有那麼多朋友,
為什麼還一直在找她?

這確是一個令人爆喊的問題。
盡在不言中。

沒見38年,
我們在兩個場傾了五個鐘,
記不起飲了多少杯,
哭了不知多少次(用了多少張紙巾)。

期待還有更多機會再傾過,
到時還有其他小學同學一起,
小咸魚,泥鯭魚,成光,歐陽,姚姚和HM。




















柏架山尋波記

事緣5月初某早在將軍澳跑步時見到對面柏架山有個波波,
表姑媽很想找天行上去個波波望返去將軍澳。

於是約腳來。



去年九月曾經行到去大風坳就回程。
https://billcoolma.blogspot.com/2019/11/blog-post_12.html


由大風坳再向上行,
30分鐘內就可去到波波那裡。




可是當日十分大霧,
也有微雨。




是次行山最精彩是有兩名俊男同行,
一位行澗多過表姑媽行mall,
一位跑步多過表姑媽行路。

對於表姑媽來說,
他們行得十分快,
表姑媽要「追」他們的。

或者表姑媽是時候添置一對防水防滑鞋了。

沿途行得比表姑媽慢的人不多,
聽到兩名女士自認中女,
並必備中女三寶。

兩位俊男及表姑媽也忍不住回頭
並看了幾眼兩名自稱中女的非中女,
嚇一嚇就如晚上行山遇到邪靈一樣。





落山後,
在鰂魚涌熟食中心的「源利飯店」吃午餐,
表姑媽要求星州炒米加辣, 
未端來前已經聞到陣陣刺鼻。

雖辣度未能達到表姑媽要求,
但算是很有誠意之作。

扣底亦有認真扣底。



奶茶少奶亦真的有少奶。




行澗多過表姑媽行mall那位
要求扣底但沒有扣底的生炒牛飯。





跑步多過表姑媽行路那位
要求扣底但沒有扣底的楊州炒飯。




5月初在將軍澳就是見到這個波波。




行澗多過表姑媽行mall的那位建議
跑步多過表姑媽行路那位帶表姑媽來金督馳馬徑跑步。

條路看來頗窄,
是不是要減多十磅八磅瘦下身才不會阻住條路?



中南買紙記之找到辣腳了

聖堂將於6月份重開公開彌撒,
因此聖堂內的壁佈板要趕工。

相約教友在油麻地「中南」等,
表姑媽放工後搭No 208由TST來到油麻地。

很久沒有搭No 208,
十多年前在浸大上課,
可搭No 7 或No 208,
No 208給表姑媽的感覺很豪華。




因為要負責櫥窗及壁佈板的關係,
「中南」變成了表姑媽的蒲點。




買了幾張顏色紙埋單走人。




既然人在油麻地,
表姑媽告訴教友想去附近年輕人打咭熱點的「慢理牆城 (Wall is Eat)」818.

上到去果然全場爆滿,
全是年輕人,
很明顯表姑媽是全場最老。

驟眼看看食物及飲品,
確是很多花臣的,
明白到為什麼是打咭熱點。

在餐廳門口跟Tanukichi影張相。




還有Uniqlo x Doraemon x 村上隆。




教友提到很喜歡吃辣,
所以她很喜歡中南對面的一間湘菜餐廳,
奈何因為湘菜Portion太大又找不到辣腳很可惜...

表姑媽終於明白為什麼上天安排一個沒有美術細胞的我來負責櫥窗及壁佈板,
原來是透過這個機會給我認識一個辣腳。




表姑媽打開個餐牌已開心到不得了。




我們可以盡情點菜,
每客都要大辣。




惟一擔心是不夠辣。







很可惜還是不夠辣。




不過因為肥膩的關係,
第二天「全大瀉」。




表姑媽以後有辣腳了,
不用再強逼不能吃辣的某某陪表姑媽吃大辣。

另一個角度,
不需再陪表姑媽吃辣的某某得救了。





荔枝角Pici ~ 友人設局

被邀出席友人飯局,
來到荔枝角「Pici」,
今次是表姑媽第二次光顧。

比起中環店,
此店環境比較寬敞。




有一股衝動想問下要不要幫手換燈膽。




事前見到有個期間限定的
A Dive Into The Mediterranean Sea menu,
就鎖定目標要試試。

來到餐廳後才發現
原先以為可在荔枝角店享用的餐牌,
原來是沙田店限定。




惟有看看荔枝角店的期間限定餐牌。

揀了ravioli。


這個期間限定餐牌由頭盤至甜品的顏色都是如此鮮豔。







(以下照片由友人提供)
吃了1cm x 1cm x 1cm的開心果雪糕。




原來regular menu與中環店都略有不同,
而且中英對照。




以下是中環店的餐牌。




第一次吃此店的Meatball,
表姑媽都是喜歡獅子頭多些。








Vitello Tonnato (Sliced Veal + Tuna Mayonnaise)每次都得到眾人歡心。

不過表姑媽都是避一避,
因為每吃一口,
佔50%是carbohydrate,
麵包還會一片接一片點來吃。
再者,
主角pasta還未出場......




店名以Pici為名,
但光顧了幾次都沒有吃過Pici。

是表姑媽第一次吃,
外表確是跟bucatini很像。




Black Truffle Tagliolini.




Beef Cheek Ragu Pappardelle





同場加映之前兩次吃的Beef Cheek Ragu Pappardelle

攝於去年11月荔枝角Pici




攝於去年10月中環店Pici

表姑媽想說的是,
中環店賣相靚些,
看意粉下的醬汁。






(以下照片由友人提供。)







(以下照片由友人提供。)
像火燒蜘蛛。




飯局同時慶生。

(以下照片由友人提供。)




謝謝友人邀請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