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January 2020

家上海 ~ 商場內頭號選擇

年三十放半天,
與妹妹下午來到元朗「家上海」吃午餐。
已有一年沒來,
今次是第三次光顧。

尚記得第一次光顧時的情境,
已是2015年的12月,
又或者已經此情不再。





小籠包是穩膽。
表姑媽還是喜歡翡翠的,
妹妹還是喜歡鼎泰豐的。




毛豆百頁賣相與味道也很不錯。
上個月在翡翠也吃了一次,
賣相慘不忍睹,
所以沒有拍照。




到加辣走蔥擔擔麵,
比起翡翠,湯頭較鮮但較濃,
麵條的話,表姑媽與妹妹也是喜歡翡翠。




同場加映:
加了辣的翡翠擔擔麵雖未到表姑媽的辣度,
但還是表姑媽吃完想再吃的擔擔麵。




事實上每到一間上海餐廳,
總會點小籠包+擔擔麵,
亦很自然地比較。

家上海感覺很好,
餐具又美,
服務貼心,
是表姑媽在元朗這個商場的頭號選擇。


W4 2020 年廿六至年初二的第四週


W4一開始就是等放假,
因為很多國內的客戶供應商亦比原定時間提早收爐,
而表姑媽要等足五天才到年初一。




過年前的日子,
每餐飯都是團年飯。

外賣燒味飯盒也是團年飯。




與大頭蝦兩條友也吃了一餐團年飯。




妹妹回港當天剛是星期四,
一起在「金色不如帰」吃了拉麵+餃子。

此店餃子是沒有蔥的。




年三十半日休,
妹妹買了蛋糕,
被逼吃了1cm x 1cm x 1cm,
很難食。




友人珍珍送的蘿蔔糕(忘了走蔥)。




家母送給友人的蘿蔔糕(忘了不需要走蔥)。




友人回禮的泰國版pocky。




年三十晚入場看電影。

街坊戲院的House 1及House 5改了名,
叫Pola Art 及Pola House。




表姑媽沒有用過Pola產品。




子華神的電影跟他的棟篤笑是兩回事。

表姑媽好少睇電影睇到想佢快些散場,
很可惜此片竟睇極都未完。




大年初一到聖堂前吃了一餐豐富早餐。






由城皇街行上堅道。





年初一日間還是很暖和。




坐在表姑媽左面那位聽神父講道理時竟熟睡,
但之後神父派利是時又神采飛揚。




傍晚氣溫驟降,
凍到表姑媽面都青。

吃了一客擔擔麵(加辣),
兼一客鴛鴦高力豆沙,
第一次見黑色的高力豆沙,
餡料是芝麻,不是豆沙。




年初二是主日,
彌撒後與教友來到「大快活」吃早餐。

表姑媽又想吃煎蛋多士又想吃熱騰騰的通粉,
取捨下還是揀了茄通。

其實碗通粉不夠熱。




初二與表姪仔表姪女玩。
表姪女是第一個稱表姑媽為表姑媽的人。

表姪女現就讀於表姑媽當年的中學,
成為表姑媽的學妹
她入了校隊,
PE sir也是當年表姑媽的PE sir,
當時背後叫PE sir做PE佬,
PE sir 退休後還培訓學生出外比賽。

講都未必有人信,
表姑媽中二那年曾參加過校際跨欄比賽的,
一次咁多。
中三之後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因為表姑媽也沒有提起過。






「死心西餅」見到她們二人,
Elsa的是那個味的,
就算不是那個味,
都幾貴,
表姑媽不捨得。




妹夫由台灣帶來給表姑媽的。

其實表姑媽為什麼不吩咐妹妹妹夫帶些口罩來港。





妹夫說這是全台灣最好味的餅乾。




今年最重要的禮物,
自家製免洗手液,
同事自家製。




表姑媽在IFC玩的(不用排隊)。



祝大家身體健康,大吉大利。

Bagels Alley ~ 隱蔽小巷的bagel專門店

大年初一的中午,
路過皇后大道中,
見到有間吃Bagel的餐廳。

既然營業中,
走入去試試。




住了中環幾十年,
不知這條小巷的存在。




點了兩個bagels,
左手面的是plain bagel with cream cheese,
右手面的是poppy seed bagel with spice hummus。




Bagel已一開二。
不過poppy seed留在牙縫間,
需事後處理。




表姑媽好大個人才第一次吃bagel with cream cheese,
當年是1998年,
大鄉里表姑媽覺得味道驚為天人。

之後偶爾在Pacific Coffee也會吃,
但Starbucks的沒有吃過。




十多年前Soho都有間Bagel Factory,
有好多不同味道的Bagels,
回憶起也難忘。




後來擺花街有間Harvest,
那陣子都經常去。



重溫以上兩篇Blogs,
擺花街都變了很多。




不是在皇后大道中見到這個架,
也不知此店的存在。


27 January 2020

丸十寿司 ~ 蘿蔔糕交收之夜


在蘿蔔糕交收之夜,
來到MK,
揀了朗豪坊的「丸十寿司」,
一年前某次下午茶時段都考慮過的,
只是後來取消。

由於坐在對面那位中午吃了自助餐,
所以一見面時就吩咐不要點太多食物。


* * *

只要腦海中浮現尖沙咀某居酒屋的玉子燒,
任何一間餐廳的玉子燒都不會失禮。




表姑媽很少見,
甚至很少點這類花巧的寿司。




點這客串燒時,
表姑媽口快快問是不是全部都是雞。

服務員又很快地答:
全部都是雞肉。




又是口快快,
吃下茶碗蒸內的銀杏,
周身唔聚財。




坐在對面那位因為咳嗽初癒,
不吃煎炸不吃辣,
反而咳嗽三週未癒的表姑媽沒有戒過口。




結果兩個人只點了四客,
簡簡單單。

餐廳服務很貼心,
算是超出預期。

21 January 2020

W3 2020 還未咳夠的第三週

第三週初期咳嗽好得七七八八,
不知發生了甚麼事,
突然咳嗽又捲土重來,
加上喉嚨劇痛,
就這樣回到DAY 1剛開始喉嚨痛時,
一切由頭來過。




在喉嚨劇痛的那個晚上,
是表姑媽2020年搞的第一個飯局,
雖然表姑媽沒有拿著酒杯,
而是放了暖水的保溫壺,
但當晚氣氛很好,
食物又特別,
眾友暢所欲言,
到了第二天還在回味。

友人買了陳皮青皮給表姑媽。




友人提醒表姑媽,
陳皮要「刮囊」,
表姑媽連「囊」是甚麼也不知。

另一朋友又說得對,
橙都懶得摵的人又怎會知甚麼叫「囊」。

確是。





除了陳皮青皮焗水之外,
表姑媽也有喝菠蘿汁。

裝暖水又是這個保溫壺,
焗陳皮青皮又是這個保溫壺,
BYOB買菠蘿汁又是這個保溫壺。

一個保溫壺走天涯。
其實表姑媽還有兩個其他SIZE的,
一個是GRANDMA的遺物, 
一個是甚麼活動的記念品,
沒有一個是用錢買的。





一圖睇晒止咳三寶:
陳皮青皮水,
菠蘿汁,
咳藥水。

睇見都咳多兩聲。




出盡三寶也敵不過另一寶。




睇Drink List時都被考起。




第三週吃得最辣的只不過是這幾片辣椒。




某天工作關係全日留在青衣。

午餐與供應商在附近的茶廳吃午市套飯,

套餐有6個選擇,
蒸飯不行,
肉餅飯不行,
芙蓉炒蛋叉燒炒蛋不行
餘下選擇就是粟米玉粒飯了。
個飯有兩大碗之多,
而枱面上是沒有辣椒油的。




見到羅宋湯專門店將在青衣城開。




試過「金禾」早餐,
十分一般,
又想不到晚餐時段很不錯。
蜜糖玫瑰雞飯賣相及味道也有誠意。




「咪咪」的豉油雞也不錯的。
聽說咳嗽時不要吃雞的。




用了HKD25 COUPON吃「一風堂」拉麵。




有天磅數驟降創新低,
開心得滯得意忘形走了去「四季」吃了一份早餐。

沒有唸平時的對白:

炒蛋轉太陽蛋
多士走油
通粉扣底




食完早餐即刻回升1kg,
大拿拿1kg,
即是2.2磅,
減磅又唔見咁快!




體重驟降的前一晚,
飯後吃了件老婆餅。




重了1kg之後怯一怯,
幾小時後在「譯仔三哥」吃米線要求少米線(減一蚊)
二人吃一碗竟食極都唔完。

是份量特別多?
恐怕因不是大辣有人沒胃口吃。




吃了一隻不吃皮的土匪雞翼,
基本上吃雞翼不吃皮沒甚麼意思。




與家母閃遊又新街。




就是為了買豆沙角給家父。




順便帶走了一隻卤水乳鴿。




在元朗見到小新,
都好懷念。




本年度家母蒸的第一底蘿蔔糕。




最重要走蔥。




在第三街的「齒來香」新址買了半磅油角。




再在「陳意齋」買多半磅油角。
確是「陳意齋」的味道略勝。




去年買了另一家的芋蝦吃了一口之後,
誓要來年除了「陳意齋」的芋蝦不作其他考慮。

今年拿拿臨買少少送禮及自用。

咳又如何?




另外買給妹妹的薏米餅。




新產品。






試用sample




跟往年不一樣,
沒有人在這牆搔首弄姿地拍照了。




安全島也再沒有K國人站在島上吃蛋撻。




結志街街市的花檔








第三週完結踏入第四週,
應該咳夠了吧。

雖然沒好好戒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