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
以「 歷久彌新」(TIMELESS archiCULTURE)為題的巡迴相片展覽
介紹本港榮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的十四個保育項目。
表姑媽於8月初参觀了保育項目之一的「伯大尼修院」。
「 歷久彌新」的宣傳 Banner。
Banner上的「伯大尼修院 」。
因為一部電影,
身邊很多朋友都曾經参觀過「伯大尼修院」。
可是表姑媽沒有看過那套電影。
乘搭巴士去到薄扶林水塘道下車,
對面馬路就是「伯大尼修院」入口。
當日導賞團開放日,
免費入場。
先講下「伯大尼修院」的歷史。
1875年由Missions Etrangères de Paris (巴黎外方傳教會)建成,
作會傳教士休養的地方。
1974年伯大尼售予置地集團。
集團本打算把修院拆卸。
1975年最終交還給香港政府。
1978-1997年政府租給香港大學,作為出版社儲存書籍之用。
2003年政府把伯大尼和隔壁的牛奶公司牛棚租給香港演藝學院使用。
並於同年展開復修工程,2007年完成。
當日的導賞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修院的歷史及建築風格等等。
導賞員提到薄扶林區的歷史。
1880年左右一名神父在薄扶林鋼线灣發現洋紫荊,
並以插枝方式移植到伯大尼修院栽種。
刻於正門上,以拉丁文寫住︰
Domine ecce quem amas infirmatur
意思是「主! 袮所愛的人病了。」
「袮所愛的人」是誰?
是 Lazarus也。
近期電影「Interstellar」提及「Lazarus Mission」就是同一位 Lazarus,
他是耶穌令他起死回生的一個聖經人物。
而「伯大尼」亦是Lazarus及其兩位姐妹(Martha and Mary)住的村莊。
Missions Etrangères de Paris(法國外方傳道會)的標記。
第二部分導賞員介紹伯大尼小教堂內的擺設。
不過這位導賞員不是很熟悉台詞。
修院於1974年出售後,
小教堂內原有的19塊彩繪玻璃窗及
12位門徒雕像曾一度下落不明。
直至2003年復修,
工程籌劃小組用了三年時間,
找回9塊彩繪玻璃窗及4位門徒雕像。
而個人認為每個教堂內的彩繪玻璃總是十分美麗。
特別在陽光下。
由法國進口雲石地磚。
兩幅浮雕上的樹葉圖案是傳統羅馬式設計。
為紀念修院的首任院長,白德禮神父,對修院的貢獻,
修院內的紀念碑。
不知寫甚麼。
只認得一個字「bonus」。
第三部分導賞員介紹由地下酒窖改建,
現為「法國巴黎銀行伯大尼博物館」。
地下總是涼浸浸的。
以前的伯大尼修院外貌。
1885年巴黎外方傳教會的納匝肋修院在薄扶林道開辦納匝肋印書館,
傳教會向太古洋行購地,
為員工興建宿舍,聖堂及學校,取名「太古樓」。
1953年傳教會撤離中國,納匝肋印書館關閉。
員工繼續住在太古樓,
而傳教會把太古樓村以象徵式的價錢售給教區,
直屬香港教區管轄。
1976年教區把太古樓出售給物業發展商。
1977年11月太古樓的村堅,聖堂,學校一一拆卸。
即現時的薄扶林花園。
下圖左是牛奶公司創辦人蘇格蘭藉外科醫生Sir Patrick Manson,
而圖右是牛棚及牛牛。
功不可沒是這位導賞員,
她講得很好。
第四部分是牛棚。
1886年本屬牛奶公司,提供大眾化及衛生的牛奶及牛奶製品。
1993年關閉。
設計成八角形以加強通風
原來設有四座八角形的牛棚,
有兩座在日治時期被日軍炸毀。
這八角形牛棚現名為「惠康劇院」,
可擺放150個座位的劇院。
照片由朋友(老Wen)提供。
牛牛模型。
明明牛牛是假的,
但這兩位女士當正牛牛真的一樣去欣賞,
自得其樂,別人看起來同樣開心。
表姑媽有次由薄扶林效野公園徑,
遠遠望到「伯大尼修院」。
而薄扶林村跟太古樓關係同樣密切,
話說太古樓的居民是到薄扶林村買餸及日用品。
而表姑媽確是很想行入去818,
不過看來內在很多惡犬
離開伯大尼修院之後,
最近有酒飲的地方可能是數碼港。
吃點東西補充體力。
雖然來過數碼港好幾次,
在這個狗多過人的公園散步都是第一次。
數碼港又真是沒有甚麼好逛。
除了「伯大尼修院」,
其他的13個項目中,只有4個表姑媽去過,
希望有機會参觀餘下的9個。
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