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November 2018

La Lune ~ 光榮結業 追憶 未來見


細個時,
表姑媽稱永和街為羽毛街,
因街口有幾檔賣羽毛扇及羽毛裝飾的店舖。

到了20歲出頭,
表姑媽在緊貼永和街的永享銀行大廈上班,
而畢生摯友在永和街上班,
永和街成為我們見面聚腳地。

到了2003年,
30幾歲了,
永和街開了間「OLA」,
畢生摯友說餐廳老闆是靚仔,
秀色可餐,
所以很快「OLA」就成為我們歡樂時光據點。

到了40歲之後,
同一老細David於
「OLA」隔離開多間名為「LA LUNE」的Whisky Bar,
當年中環有「ANGEL'S SHARE」,
上環有「LA LUNE」,
喜歡威士忌也是這樣練成的。

漸漸地「OLA」沒有了,
「LA LUNE」變成有得食有得飲的餐廳。

曾經好幾年的除夕與畢生摯友都在「OLA」或「LA LUNE」午餐,
12點吃到4點,
當畢生摯友離開永和街工作後,
我們就訂於各自的生日飯在這裡慶生,
不作他選。

13年間,
我們由一面揸住酒杯底一面暢談
近期「吃」了甚麼好東西之風流快活事,
到了最近話題離不開收經,染髮及老花,
由生暗瘡到生乜生物,
不變的是老闆David還是靚仔依然,
當然表姑媽和摯友感情也沒有變。



* * *

餐廳於9月份宣報光榮結業。
結業前,
與摯友一起來道別。




「唔夠眼」就不看餐牌了,
就由餐廳靚仔老闆David揸fit。




鵝肝。




賣相不錯的parma ham.





自己點菜就不會點湯了。




之後端來方利。

表姑媽縱使見識不多,
但印象中方利不便宜,
那麼大條魚,
一定價值不菲。

David說:  是的!  方利是貴的,不過我冇打算收得貴。

望住條方利不知怎樣落手。

食海鮮大的摯友問David攞兩對筷子。

食魚要用筷子「Lun」骨才夠滋味。
結果魚頭被摯友「Lun」得很乾淨。




還有一客羊膝。

真是食量不及當年勇,
想當年二人吃三人餐,
現在吃完條方利都飽飽滯滯了,
羊膝還是打包作為第二天與同事一起分享的午餐。




有人個胃雖然細了,
但看來吃甜品的胃沒有細到,
可以亳無難度KO個甜品。

表姑媽就連夾粒藍莓也吃不下。






David送給我們二人的。




反正都結業了,
不如倒大杯一些吧。




這是表姑媽見「LA LUNE」的最後一面。




結業告示。


「OLA」「LA LUNE」不時在敝Blog出現,
數一數也有以下數則:


2008 年除夕午餐,
相信第一次在表姑媽BLOG出現。

2014年第5次的除夕lunch


2017年6月永和街重聚


2017年到表姑媽慶生及冬至午餐


2018年6月又到跟摯友慶生




 2013年1月還是主打威士忌年代的「LA LUNE」。




2014年3月來到飲和頭酒,
結果還是傾唔掂數,
沒有反枱,
但不歡而散。




2015年7月有次雞翼送Rosé,
當時Juno三部曲大熱,
左手拿酒杯,右手拿雞翼地聽外傳「瑕疵」。




16年5月淨飲,
不要給表姑媽花生。

給花生也可,
但不能收錢。




最近一次屋企壞了冷氣,
要落街飲番杯涼透身子才回家。




照片有限,
回憶在心底是無限。

摯友說餐廳載滿了回憶,
又再響起「追憶」:
為何為何曾共我一起的像時日總未逗留...




表姑媽也為今次別離點返首歌,「未來見」:
幾張臉掠過 
未留座
只得你 始終也明白最初...





未想到下次與畢生摯友在哪裡慶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